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2007年国内大豆成本收益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11-14  
     发改委:主产区大豆亩产下降收益减少

    ——国家发改委对2007年国内大豆成本收益情况调查分析     

    据价格主管部门成本调查机构对全国7个省86个县770户农调户大豆生产情况调查显示:2007年主产区大豆亩产量大幅下降,成本小幅增加,虽价格创历史新高,但收益为近年来最低。具体情况如下:   

    一、产量大幅下降   

    全国大豆平均每亩产量102.5公斤,比上年减产25.9公斤,减幅20.2%,为1993年以来的最低。单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旱灾,中部地区涝灾。调查的七个省份除陕西省单产上升外,其他省份单产均有所下降。主产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安徽、河南省大豆亩产分别为: 96.8公斤、133.3公斤、65.5公斤、147.4公斤、120.7公斤、115.9公斤,分别比上年减产32.7公斤、32.3公斤、5.4公斤、2.1公斤、10.5公斤、11.6公斤,减幅分别为: 25.3%、19.5%、7.6%、1.4%、8%、9.1%。   

    二、价格创历史新高   

    主产区大豆平均每50公斤出售价格157.76元,比上年上升32元,升幅25.5%,创历史新高。大豆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市场价格影响。由于世界大豆主要出口国美国、巴西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大幅上涨;二是由于播种面积和单产下降,国内大豆产量减少;三是豆油的消费需求增长和养殖业复苏,对大豆和豆粕的需求增加。   

    三、成本小幅增加   

    主产区大豆平均每亩总成本280.87元,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115.23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3.34元、5.52元,增幅均为5%。由于单产减少较多,平均每50公斤大豆总成本132.07元,比上年增加31.75元,增幅31.7%。具体情况如下:   

    1、种子费。主产区平均每亩大豆种子用量5.2公斤,比上年减少0.26公斤,减幅4.8%。但由于优质高价种子用量的增加,每亩种子费21.95元,反而比上年增加1.11元,增幅5.3%。   

    2、化肥费。虽然近几年,国家各项调控措施得力,化肥价格保持平稳略降,2007年大豆主产区平均每公斤化肥折纯价格4.66元,比上年下降 1.7%。但由于每亩化肥折纯用量7.99公斤,比上年增加0.5公斤,增幅6.7%,每亩大豆化肥费37.21元,仍比上年增加1.72元,增幅 4.9%。   

    3、农药费。由于农药使用量增加,平均每亩大豆农药费8.76元,比上年增加1.33元,增幅17.9%。   

    4、机械作业费。由于农用柴油价格的上涨和机械作业程度的不断提高,平均每亩大豆机械作业费35.96元,比上年增加4.89元,增幅15.7%。   

    5、人工成本。虽然伴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短缺,大豆主产区平均雇工工价31.91元,比上年上升8%;但由于机械化程度提高,平均每亩大豆用工数量由上年的4.65日减少到3.91日,减幅15.9%;每亩大豆人工成本76.16元,比上年减少5.71元,减幅7%。   

    6、土地成本。由于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多项惠农政策确保农民种地收入的增加,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导致土地价格不断上升。主产区种植大豆的土地平均流转率为12.3%,比上年的11.8%增加了0.5个百分点;平均每亩大豆土地成本89.48元,比上年增加13.53元,增幅 17.8%。   

    四、收益为近年来最低   

    虽然价格创历史水平,但由于单产大幅下降,成本增加,2007年主产区大豆平均每亩净利润仅54.63元,为2002年以来最低,比上年减少13.21元,减幅19.5%。每亩现金收益202.1元,比上年减少5.3元,减幅2.6%。   

    由于价格的上升幅度高于单产的下降幅度,所以平均每50公斤大豆的净利润、现金收益分别为25.69元、95.03元,分别比上年增加0.25元、17.26元,增幅分别为1%、22.2%。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