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农民收入继续提高。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高于上年同期3.4个百分点。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个数据是,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前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6%。其中,粮食上涨6.3%,蛋上涨26.2%,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9.1%,水产品上涨4.6%,鲜菜上涨3.0%,鲜果下降3.3%。
从表面上看,粮食增产、农产品价格上涨似乎与农民收入增加有着内在的联系。而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
出售农产品收入大幅增长拉动农民增收
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1139元,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人均1429元,农民家庭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人均458元,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84元,转移性收入人均172元。
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59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增加了191元,占农民收入增加额的34%;出售农产品收入增加了235元,占农民收入增加额的42%;农民家庭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增加了48元,占农民收入增加额的9%;财产性收入增加了15元,占3%;转移性收入增加30元,占5%。
而在2006年同期,农民各类收入对农民现金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依次为:工资性收入50%,出售农产品收入20%,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16%,转移性收入10%,财产性收入4%。
不难看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三季度农民收入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出售农产品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由去年的20%一跃升至42%,并取代了工资性收入成为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最大的收入种类,而工资性收入的贡献率则从50%下降到34%而位居次席。
实际上,今年前三季度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同比增长了20.2%,增速比去年同期的19.6%提高了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保持了比较平稳的增速。而出售农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9.8%,增速比去年同期的5.6%大幅提高了14.2个百分点。出售农产品收入的大幅增加对农民增收的推动作用可见一斑。
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8.8%。由于出售价格上涨使农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增加106元。也就是说,农民出售农产品现金收入增加量中有80%来源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占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总增量的1/3。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情况看,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了17.4%。出售农产品收入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
农产品收入占比大幅提高只是短期现象
不过,从农民收入结构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与去年同期一样,农民工资性收入均占期内现金收入的34%。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农民现金收入超过1/3是通过工资性收入获得的。而2000年时这个比例为29%,1990年为20%。不难看出,农民现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上升速度较快。而目前出售农产品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的43%。2000年时这个比例是71%,1990年为85%。可见,出售农产品收入在农民现金收入中的比例是逐年下降的。从这个角度看,今年前三季度出售农产品收入大幅拉动农民收入增长很可能只是长期下降过程中的一个短期反弹。从长远看,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更持久的推动力。
在专家看来,这一趋势也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认为: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条件,与东亚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非常相同。这些国家的农民,其收入主要为四大部分:即农业收入;非农业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投资、创业和经营性收入。开始时,农业收入占大部分,随后比例越来越小;随着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转移,非农业工作收入的比重开始增加,规模越来越大;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土地房屋等财产性收入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而东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非常宽松的环境,又使农民投资、创业和经营性收入越来越多。实际上使农民致富的,使这些国家中等人口大量增加的,是农民投资、创业及经营性收入,还有财产性收入。中国绝大部分农民未来增收和致富的过程,不可能违背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走过的规律性的道路。
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补贴、扶持措施,生猪生产正在恢复,猪牛羊禽肉总产量继续增长,而粮食生产又将连续第四年获得丰收。这些都将对进一步稳定农产品价格产生积极的作用。9月份,我国CPI已经开始出现回落的迹象。而农产品收入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也将逐步放缓。农民进一步增收还须把思路转移到出售农产品之外的办法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