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大豆产量呈快速下降局面 今年总产将降至10 年来较低水平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种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1985年我国大豆产量首次超过1000 万吨,达到1050万吨,此后一直呈现震荡增加的态势,2004年我国大豆产量一度达到1740.4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但最近两年由于大豆种植收益不断减少,农户种植大豆积极性持续下降,国内大豆产量呈现快速下降的局面。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在9月份《油脂油料市场供需状况报告》中预计,今年我国大豆总产量为1440万吨,较去年的1597万吨降低157 万吨,降幅高达9.8%,较2004 年降低300.4万吨。这是我国大豆产量连续第三年出现下降,也是我国大豆产量在最近10 年来第二次出现低于1450万吨的水平。从全国大豆产量降低情况来看,今年我国主要大豆产区——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大豆产量降低幅度最大,主要是受播种面积减少和严重干旱的影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当前预计,今年黑龙江地区大豆产量为486 万吨,较去年降低110 万吨,降幅为18.5% ;内蒙古地区大豆产量为95 万吨,较去年降低9.5 万吨,降幅为9.1%。此外,受大豆播种面积大幅减少和6 ~7 月份出现洪涝灾害的影响,今年安徽地区大豆产量也大幅下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今年安徽大豆产量为107.6 万吨,较去年降低17.4 万吨,降幅为13.9% 。
图一

播种面积和单产下降是减产主因 严重干旱影响东北地区大豆生长
今年我国大豆产量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大豆播种面积继续减少,二是大豆单产普遍降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在9 月份《油脂油料市场供需状况报告》中预计,今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880 万公顷,较去年减少48 万公顷,减幅为5.2% ,较2005 年减少79万公顷,减幅为8.2% 。国内大豆播种面积的下降尤以主产区黑龙江省的降幅最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当前预计,今年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为324 万公顷,较去年降低19.7万公顷,降幅为5.7% ,较2005 年降低30.8 万公顷,降幅为8.7% 。除此之外,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和安徽等省大豆播种面积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于今年大豆播种面积明显下降,加上6 ~7月份东北地区出现多年不遇的大旱,大豆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今年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大豆单产大幅下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当前预计,今年我国大豆平均单产为1636 公斤/公顷,较去年的1721 公斤/公顷降低85 公斤/公顷,降幅为4.9% 。其中,黑龙江地区大豆平均单产为1500公斤/公顷,较全国平均单产低136公斤/公顷,较去年的1734 公斤/公顷降低13.5%。调查数据显示,今年黑龙江局部地区的大豆单产降幅超过30%,最高达到50%左右。
图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