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新豆即将上市 大豆期价可能呈现高位振荡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10-10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10日发布《中国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虽然报告对10月份大豆类产品供需状况预测与上月持平,但由于东北大豆产量及含油率双双下降,将导致下年度中国需要进口更多的植物油及油籽才能弥补国内产量的不足。结合美国农业部最近的供求报告及周度销售报告分析,分析师认为短期内大豆价格呈现高位振荡的可能性较大。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份报告数据基本与上月保持一致。但报告也指出,由于大豆结荚期间黑龙江出现严重干旱天气,大豆结荚数量及豆粒饱满度均小于去年,今年大豆单产及含油率均会受到影响。此外,由于今年大豆播种期间,大豆种植效益低于玉米,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受单产及播种面积双双下降影响,今年黑龙江大豆产量将会明显下降。鉴于今年我国大豆、菜籽双双下降,国内油籽产量与需求之间的缺口将进一步扩大,下年度需要进口更多的植物油及油籽才能弥补国内产量的不足。

    美国方面,到目前为止美国18个州大豆生长的平均优良率为58%,低于上年同期的62%,高于前年同期的55%。其中爱荷华州大豆的优良率为74%,此数据显示,爱荷华州霜冻天气对大豆的损害低于外界预期。由于爱荷华州是美国大豆生产最大的州,所以该州大豆生长进度变化尤其会引起市场关注。目前大豆生长已接近成熟期,后期天气的变化对大豆的最终单产影响将越来越小。从前两个年度的单产情况看(2006/2007年度单产为42.7蒲式耳/英亩,2005/2006年度单产为43蒲式耳/英亩),今年新豆单产保持9月份报告所预测的41.4蒲式耳/英亩是可能的甚至更高。因此,市场普偏预测美国农业部将在10月份的月度报告中上调07/08大豆产量,而这也是近期CBOT大豆期货市场获利盘大量涌出导致期价出现较大幅度回落的根本原因。

    分析师认为,虽然美国07/08年度大豆实际产量可能高于预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豆期价的上涨空间,但尚不足以达到促使大豆期价由牛转熊的程度。相较2004年而言,本轮大豆价格上涨的供求因素更为稳固,中、美两国大豆的减产和中国因养殖业需求的复苏而对大豆消费的大幅增加,对大豆价格的上涨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同时本轮大豆价格的上涨还具有2004年所不具备的条件:即全球性通胀所导致的农产品价格的集体上扬。这降低了大豆价格在短期内由牛转熊的可能性。

    从技术上看,在经过大幅上涨之后,加上新豆即将大量上市,大豆期价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具有合理性。从中期趋势看,目前大豆期价的上升通道依旧保持完好,后市存在进一步上涨的可能,甚至可能在超出市场预期的利多因素的影响下再创新高。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