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豆粕月报:继续上涨 十一节前稳中调整迹象明显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10-09

整体情况:9月份国内豆粕市场继续稳步上涨,期间没有明显的回调行情,至月末,各地价格较月初上涨340-400/吨左右。各地具体价格走势如下表3

3 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单位:元/t)

省份及地区

91

98

915

922

929

黑龙江

2750

2840

2920

2920

3120

辽 宁(大连)

2980

3060

3090

3220

3270

 

3000

3120

3210

3340

3360

 

3020

3120

3270

3330

3360

 

3000

3100

3200

3330

3360

 

3060

3170

3280

3380

3400

 

3000

3100

3230

3350

3370

广  西

3000

3120

3300

3400

3380

广 

2980

3120

3200

3350

3350

(以上价格仅供参考)

豆粕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

1、局部地区大豆供应偏紧,新豆少量上市,此外比如山东港口大豆分销数量不多,价格较高,北方市场9月份没有进口大豆到港,因此本月一些地区豆粕现货供应紧张,有的厂家无现货,存在惜售心理,有的预售10月合同锁定利润,所以尽管在高价位成交一般,一些饲料厂随采随用,但豆粕价格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跌能力。

2CBOT期价上涨趋势不变,8月份以来CBOT美豆市场的强势上攻已接近尾声,月末已成功冲击至1017美分,距历史高点1064美分非常接近。而国内连盘表现也多强劲,期货市场的强势提振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持续在高位。

3、养殖需求的恢复增加了豆粕需求。本月禽类养殖不错,猪的存栏量也在增加,但随着部分地区出栏量持续较大,当地禽类价格下跌很快,再由于疫情的影响,补栏也不积极,且水产料预计十月份结束,因此预计豆粕需求在下月会有所下降。从需求的角度看,对于后市,尚不能太乐观,一些油厂节后合同价低于当前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

4、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从101起,对进口大豆、实行为期3个月的暂定关税,税率由目前的3%降为1%。这意味着国内的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将降低80100/吨,受此利空影响,大连豆类市场连续两天收低,然而CBOT期价受此支撑继续大涨,目前来看,这一消息所造成的影响已被消化,也难以阻止进口成本的上涨。此外,近日铁道部发出通知,对经山海关入关的粮食由现行按运距征收铁路建设基金,改为按每吨18元的固定额收取铁路建设基金,此举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东北粮食外运的成本,但在当前的强势格局中,影响有限。

进出口: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中国8月份进口大豆2926848吨,较上年同期降低2.97%8月份从巴西进口1526865吨,从美国进口50092吨。18月份进口大豆19807328吨,同比提高1.77%。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中国8月份大豆出口量为50046吨,同比提高83.03%,8月份对日本出口9199吨,对韩国出口2863618月份中国出口大豆351917吨,同比提高35.21%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中国8月份进口豆油263094吨,同比提高316.25%。其中从阿根廷进口205305吨,从巴西进口56310吨。18月份进口了1597462吨豆油,同比提高74.08%。

预计:10月豆粕供应可能仍偏紧,但如果价格再涨也会限制经销商和养殖户的积极性,而且新豆将大量上市,加上我国调低进口大豆关税,有望增加大豆进口数量,目前普遍认为节后短期豆粕市场将出现回调,但幅度不会大。关注外盘及连盘动向、豆油市场、进口大豆到港情况、养殖行情、油厂策略及采购动态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