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强势依旧 升贴水抵消降税幅度
对于国家临时降低大豆进口关税的措施,多数市场人士认为,在美盘大豆继续上涨和海运费价格走高的情况下,对进口大豆价格影响不会很大。
某投资公司的农产品分析师表示,由于大豆进口往往提前几个月就安排好船期,临时降税短期内并不会促使进口量增加。对以前已经定好10—12月船期的公司来说,成本确实节约了不少,关税方面就至少节约80—100元/吨,但对于还没有新买11—12月船期的公司来说,受海运费增加和美盘价格上涨影响,成本并没有下降。由于此前已有中国将调低关税的消息,刺激了美国出口需求,近来美西和美湾的贴水一周之内至少涨了20美分,加上近期外盘上涨,总体看成本还是在逐步递升。她认为,新政策短期看也许会使盘面出现一定调整,但是由于高企的成本,估计调整不会很深。
农产品资深分析师彭琪认为,国际农产品特别是大豆价格短期内仍将高企,政策影响是短期性的,即使回调也不会很深。他表示,全球范围内的大豆减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关税调节是临时性政策措施,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供求关系的紧张状况。下年度大豆的播种和供给情况还要看所有农产品之间的比价,如果大豆价格现在出现下跌,将影响农民来年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加剧大豆供给紧张的状况,进一步推高后期大豆价格。
天琪期货信息部经理赵强认为,上周大豆价格的回调已经体现出政策的影响,后期价格更多还要看美盘价格走势和海运费的变化。他表示,降低关税的措施对国内市场来说是利空,但对国外市场来讲是利多。上周大豆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调整,正是对这一政策预期的反应,所以当政策真正出台后,影响反而有限。
玉米价格仍存变数 “择机”时间是关键
对于通知中关于“在广东、上海、四川等玉米主销区,择机投放部分中央储备玉米,按略低于市场价格确定销售底价公开竞价销售”的表述,中国玉米网总经理冯利臣认为,“择机”的时间和时机是影响玉米价格走势的关键。他表示,目前国内玉米价格面临库存压力仍然较大,国内消费尚未完全启动和新玉米即将上市的多重压力使后期价格能否继续上涨存在变数,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应该不会立即销售储备玉米继续打压价格。只有当价格再次出现走高,国家才有可能进行抛售活动。因此,他认为,通知更多用以稳定目前价格,并不会强行打压价格,玉米价格变化还要视消费和产量情况而定。
赵强认为,通知中关于玉米的调控对市场的影响相对于大豆会更大一些,因为国内玉米市场现货压力还在逐步增大,并且小麦价格在达到高位后已经开始下降,这将对玉米价格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如果后期我国玉米不出口,那么玉米价格将面临新的调整。对此,彭琪则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除了要关注国家具体实施玉米抛售的时间,还要关注国储玉米中有多少可以进行抛售。他表示,在目前全球谷物价格高位运行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很难大幅调整。虽然我国部分地区的库存压力很大,但从全球来看玉米消费呈增加趋势,玉米价格更有可能维持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