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粮食价格持续走高,2006年底达到最高点以来,一直在高位徘徊。
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持续丰收,但是在这段时间,粮价却持续上涨。
虽然在政府支农政策的鼓励下,农民种粮热情高涨,中国粮食供给能力逐渐增强,但始终无法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的增加。居民口粮消费、饲料用粮长期趋势都是增加的,而工业用粮近年来也不断增长。而在粮食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由于今年以来自然灾害频发,中国能否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丰收已经成为悬念。而国际市场受到减产预期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价格在近期也持续上涨,对中国的粮价也形成一定压力。
灾害扰动短期价格
今年7月5日“桃芝”登陆我国,“帕布”、“蝴蝶”以及“圣帕”紧随其后。据国务院新闻办,今年台风来临较晚,9月和10月份还可能有台风集中登陆。就目前统计的情况来看,台风对受灾地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和海南受“桃芝”影响,农作物受灾6730公顷,绝收778公顷;受“帕布”和“蝴蝶”热带风暴影响,截至8月12日,广东省湛江、茂名、梅州三市农作物受灾面积40余万亩;8月22日统计,“圣帕”造成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5省,农作物受灾507.9万亩,其中54.6万亩绝收。
除了台风,今年中国自然灾害频发,包括猪蓝耳病、长江洪水、洞庭湖鼠灾以及东北、内蒙古、江西、湖南等地的旱灾,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造成损害。农业部数据显示,2007年1至7月,全国粮食作物受灾面积4.98亿亩,其中成灾2.57亿亩,绝收4348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7653万亩、3958万亩和1795万亩。今年入讯以来洪涝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就达1.18亿亩,其中成灾5414万亩,受灾人口11590.8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351.67亿元。
自然灾害造成部分省市粮食减产在所难免,使得中国今年粮食生产形势严峻,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粮食价格。
国际市场决定长期趋势
当前,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受全球气候变暖、小麦产区旱情严重以及世界粮食库存下降的影响,近期全球农产品(爱股,行情,资讯)价格不断走高。2007年上半年,美国的食品价格同比增长了7.5%;欧洲,包括小麦、食糖和玉米等8种农产品在内的价格指数在过去一年中上涨10%。联合国发布研究报告认为生物燃料产量的不断提高将改变农产品市场结构,促使农产品价格不断提高。从近期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来看,玉米期货价格保持平稳,但大豆和小麦期货价格不断走高。
从长期来看,受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国粮食价格也将出现长期上涨的趋势。
宏观经济受粮价影响较大
民以食为先,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通过食品价格以及CPI,对百姓生活及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第一,玉米价格影响肉禽饲料成本,进而影响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根据统计,在养猪总成本和鸡蛋成本中饲料成本比重分别为70%至82%和78%,而猪饲料中玉米所占比例超过60%,所以玉米价格将直接影响肉蛋价格走势。2007年上半年,在玉米价格的推动下,精饲料平均价格达1.75元/公斤,比2006年同期上涨13%。每头生猪精饲料费达464.05元,比2006年增长15.2%。8月份,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同比上涨49%,而玉米价格是影响肉禽价格的重要因素。
第二,粮食价格将通过比价效应影响水果蔬菜价格。粮食虽然与水果、蔬菜价格没有直接关系,但粮食涨价会通过比价效应,间接导致水果蔬菜价格上涨。
第三,粮食作为食品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上涨将直接导致食品类价格的提高。
第四,食品价格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2007年8月CPI创出1996年以来新高,达到6.5%。在CPI构成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食品价格上涨拉动CPI约6个百分点,对CPI上涨的贡献率达80%,构成CPI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
饲料、疫苗、种子类公司受益
粮食价格的上涨对于农业上市公司有着重大的影响,其中对于饲料、动物疫苗和种业相关公司带来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