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资金可以自由兑换成外汇再涌入全球市场时,很快会将使所谓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转换成人民币贬值的事实。这会逼迫中国政府立刻作出选择:让人民币汇率立刻自由浮动,或是关闭已经放开的人民币自由出入境大门
一种普遍的看法是:人民币是被严重低估的,倘若人民币可以自由出入境,并在全球外汇市场上自由浮动,其兑美元的价格会升值20%,甚至更多。
其实,人民币自由出境后的结果可能恰恰相反,解除管制后的人民币可能大幅度贬值。
汇改两年 名升暗降
因为人民币是被“管制”的货币,所以它的(国际市场)价值不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我们感受到的(国内)购买力却是真实的。
由于中国严格地控制着资本账户,人民币不能自由出入境,因此,人民币与世界各主要货币的“公允”价值区间在哪,无法由(国际)市场决定,也就无从证明。
真实的情况是:人民币在两年的时间内已经(兑美元)升值了10%左右,而人民币的国内购买力却贬值了5%以上,如果以房产来衡量,则贬值了40%左右。另外,除了兑美元以外,人民币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对欧系货币贬值了3%,对商品货币(澳元、加元)贬值了5%左右。在5年的时间里,人民币跟着美元跌了10%左右,不但没有升值,还贬值了。
另外,由于全球基础原料大涨,而这又是中国进口的大项。因此,无论是从国内购买力衡量,还是从对世界大宗商品的采购价格观察,人民币都不是升值货币。正确地说,人民币实际是在贬值,只是因为美元也是贬值货币,而人民币与美元依然是“半自由浮动”,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在缓慢升值,国际舆论又在压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我们才有了这样的错觉:人民币在升值,人民币还会大幅度升值。
港股直通 长期贬值
根据国家最新规定,个人投资者虽然最初只能投资于香港证券,但范围可能很快就会扩大——由港股扩大到全球主要国家的股票,由股票市场扩大到全球主要的虚拟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市场。
这个“自由”的力量有多大?据摩根大通最保守的估计,明年中国至少有1000亿美元会出境,而在3年之内,流出量将达到5000亿美元。当人民币可以从天津(最初的开放地)流向世界时,广州、上海、大连、青岛,包括北京为什么就不行呢。从理论上讲,当国内的人民币资金可以自由兑换成外汇再涌入全球市场时,很快将使所谓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转换成人民币贬值的事实。而这会逼迫中国政府立刻做出选择,或是让人民币汇率立刻自由浮动,或是关闭已经放开的人民币自由出入境大门。
而无论情况向什么方向发展,人民币的国内购买力不可能大幅度升值是肯定的。因为人民币的流动性泛滥最严重,劳动力成本与国际市场的差距也最大。一旦完全开放,国内工资、物价与世界各国迅速接轨,对人民币将构成长期贬值压力。
“冷”CPI 掩盖贬值
我在两年前写的文章中已经分析了CPI指数的虚假问题,而问题的关键是CPI掩盖了人民币的购买力降低,也就产生了所谓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而购买力却越来越低的背离。什么是流动性过剩,什么是流动性泛滥,票子发的太多了。票子发这么多,物价却不怎么涨,似乎很奇怪。
原来,票子攻击的对象主要是资产。在中国则是房产。在国外,房子是投资品;而在中国,现在仍然是生活必需品。在国外,有一个房价通货膨胀指数,中国却没有。这两年的房子涨了多少,大约一倍。所以我这里再提一个观点:CPI不等于通货膨胀指数。通货膨胀指的是一个货币的综合购买力水平,而我们的CPI却仅仅是传统的消费品。而对大多数比较富裕或大多数白领来说,他们所面临的却是传统消费品以外的物价。比如房子、教育、医疗保障的大幅度涨价。中国经济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特征,也就是经济学中讲的“二元经济体系”——过热与过冷并存,CPI不涨与通货膨胀实际水平上升同时存在。我们的CPI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蓝本,对真正物价的反应非常不敏感,因为它大多针对的是经济中过冷的部分。由于CPI不高,使国家和老百姓对解决负利率问题没有迫切感。而长期的负利率环境会使普通群众的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也使股票市场气氛过热——惟有投资股票才能追赶负利率。同时,也使我们的货币价格体系更加僵硬。
不可否认,我们现在实行的仍然是固定汇率,这种“半拉子”的开放在某种程度上有危险的一面,因为僵硬CPI以及货币体系不能正确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形势的话,将会造成经济资源的巨大误配置,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的很多学者、政府官员都没有真正从以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和现在的美国次级债危机中吸取足够的教训,这或许意味着,将来会有一次金融风暴来教训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