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豆油资讯 » 正文

国内豆油价格上行步履仍显艰难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9-13  
     9月上旬以来,国内豆油市场交易活动较为清淡,两节即将来临并未给市场带来明显提振,豆油价格整体表现疲软。截止9月12日,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四级豆油价格860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吉林地区四级豆油报价在850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辽宁地区四级豆油报在8400元/吨左右,价格保持稳定;山东日照地区四级豆油集中出厂报价在840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河北三河地区四级豆油集中出厂报价在830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北京地区四级豆油集中出厂报价在830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天津地区四级豆油集中出厂报价在830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浙江地区四级豆油报价在830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目前美国资本市场信贷危机的震未了,加之天气题材明显转空,打压美国CBOT大豆类期市跌至近月底部区间,明显降温国内豆油市场看涨预期。而进口大豆、豆油集中到港,精炼厂节前备货也将于9月上旬之前结束,种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豆油价格上行步履更显艰难,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豆粕价格再创新高,豆油价格回调压力增大。随着国内猪病影响的明显减弱,特别是中央政府积极扶持生猪养殖业,加上国际农产品期市高位运行,引发油厂对进口原料成本趋涨的心理预期,共同支撑国产豆粕价格连创新高。截止目前,国产普通豆粕出厂均价在3021元/吨,价格提升156元/吨,这也是自2004年以来大盘重返3000元/吨的关键位以上。按照进口大豆预期到港成本,以及现阶段国产豆油、豆粕销价来折算,沿海地区油厂的加工利润在200元/吨以内,但由于前期进口大豆的采购成本偏低,部分效益较好油厂的实际盈利能够达到500-600元/吨。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大豆压榨油厂的加工效益客观,而豆粕整体价格持续大幅上涨,这对豆油市场无疑带来间接的限涨抑制,且使得其价格回调压力增大。

    其二,毛油进口数量激增,油厂降价出货心态加重。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国内进口大豆、豆油数量,月环比增幅分别达到20%、149%,近月沿海地区压榨厂、精炼厂的开工产能出现集中增长。另据市场传言,8、9月份我国进口毛油总量将接近百万吨,其中包括进入国储库的采购定单,这意味着三季度中后期进口豆油的月均到港量,将达到创纪录的近50万吨。后期国内进口油、籽原料的陆续集中到港,很可能造成局部地区的油厂、港区的库存压力,加之目前大厂的小包装(精炼)油备货已接近尾声,也令市场担心散油供应的后期放大,可能加剧包括豆油在内的主要食用油价格的回落风险。

    其三,现阶段国内油脂市场需求仍然比较疲弱,使得“中秋”、“国庆”之前的备货开展得并不顺畅。本来8月份小包装备货应该进行,但是整个8月份国内的豆油市场价格一直是振荡下行的趋势,价格上涨的欲望在低迷的成交量打压之下归于平淡。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2006年小包装备货集中进行在国内形成了一轮涨价的高潮,使得加工企业的利润减少,因此今年小包装备货开始分散进行,没有影响价格。散油备货开始的时间按照惯例也应该是8月份,但是贸易商对于市场的需求没有把握,迟迟不肯入市采购,因此油价一直在较低的位置上。

    最后,外盘期价有所反弹,豆油价格高位调整。近期,全球金融、证券市场逐渐走出“次贷风波”的心理阴影,美国农产品、能源以及相关商品期市再度反弹,同样也有助于稳定国内油脂市场的恐高心理。前期,美国大豆主产区出现有效降雨,局部可能发生洪涝灾害,而南部地区目前依然炎势干燥,加上美盘小麦期价近日出现飙升,均对CBOT大豆类期市构成反弹升力。虽然,日前外盘期价出现波动性反弹,但由于前期国内豆油价格涨幅过大,近期回吐前期获利举动表现明显。

    总的来看,目前国内豆油市场行情处于高位调整阶段,豆粕价格的全面上扬,进口毛豆油的集中到港,给豆油市场形成压力。不过,近期外盘市场行情依然处于强势,国内连盘豆油期货连续收阳,而后期进口油、籽原料的到港成本仍居高,仍有助于限制节前豆油价格继续下跌空间。同时,CPI指数近日逐月大幅攀升,民众对物价的恐涨心理较往年明显提升,这也使得国内豆油价格强势运行的大背景之下,关外、关内豆油价格因消费差异,而呈现区域性高低分布的特征仍将显现。虽然前期豆粕保持强势使得豆油价格走势疲弱,油价下行的空间加大。但豆粕价格如果稳定在较高的价位上,油价进一步下行的空间将减小,使得豆油价格在此位置上稳定或者走强都有可能。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