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市场:主产区干旱减产、进口大豆成本提高、大豆需求增加
1、东北产区旱情加重了未来大豆供应紧张局面。据了解,6月起黑龙江地区持续高温,降水异常减少,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夏伏连旱。进入7月以来,旱情更是急剧发展,严重影响了大豆产量。东北地区的严重干旱以及播种面积下降,使得大豆供应异常紧张。本年度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下降10.3%,且前段时间严重干旱,部分地区已出现绝产现象,虽然目前产区旱情相对得到缓解,但大豆产量减少已成定局。预计今年黑龙江省可能减产20%以上,吉林、内蒙古等大豆主产省也同样遭遇了旱灾,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期国产大豆上涨提供了支持。由于供应紧缺,在新豆上市之前产区大豆易涨难跌的行情仍将持续。
2、农户存在惜售心理推动现货价格走高。8月中旬以来,国内大豆市场价格涨势延续。黑龙江国产大豆现货价格在3100-3200元/吨。现阶段仍存有大豆余粮的农民并不多,贸易商留有存货为主,部分贸易商惜售心理强,而且由于之前的采购成本较高,不肯低价出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期的当地豆价提供了明显的支持,市场普遍预测新大豆开秤价格高于3000元/吨。另外今年农产品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化肥价格继续维持在高位,其他的农用物资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据调查显示,2006年豆农包地种豆的成本几乎达到1.30元/斤,比以往的成本高出30%,据估算,黑龙江农民每亩大豆生产成本比上年增加15元以上,亩均收益只有75元,明显低于稻谷和玉米,因此豆农对大豆的惜售心理加强。从而进一步推动大豆价格上涨。而大豆种植生产成本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维持大豆的高价格。
3、大豆进口成本提高推动了国内大豆价格上涨。据海关总署统计,我国7月进口大豆303万吨,高于6月的252万吨,环比增长20%,为今年迄今最高月度进口水准。但贸易商预计未来三个月,大豆进口量将低于7月。2007年1-7月中国进口大豆1688万吨,同比增长2.6%。虽然CBOT大豆期货价格大幅回落,但是近期国际粮船海运费及升贴水陆续上涨,美湾海运费价格从90.8美元/吨上涨至92美元/吨,升贴水由15美分/蒲式耳上涨至45美分/蒲式耳,两项费用的上涨几乎弥补了期价下跌所削减的进口大豆成本,若后期美豆期价反弹,进口大豆价格会更高。
8月底的一周,美国大豆贴水报价大幅上涨,折合盘面价格,进口大豆价格接近3700元/吨。在如此高的价格之下,国内油厂几乎没有利润。近期国内买家兴趣不高,在等待新大豆上市后升贴水走低而再决定购买。在此之前,市场更多的以观望为主,而未来的一两个月内大豆到港量下降,供应紧张,这将影响一个月以后的国内消费,届时将是国内养殖业需求的高峰,对豆粕消费量增加,豆粕和大豆的价格可能保持高位。
4、下游产品走强带动了国内大豆需求增加。今年上半年受猪蓝耳病疫情等影响,我国畜禽养殖业表现低迷,国内对豆粕需求降低。但是随着5月初猪肉价格上涨及相关部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扶持,养殖业即将复苏的信号开始显现,市场看涨信心较足,令豆粕价格在短期内出现暴涨,各地现货价格较8月初上涨100-200元/吨,8月底豆粕现货报价已经突破3000元/吨。而随着双节临近,部分用油企业开始增加备货,将对豆油高价位起到一定维持作用。下游产品市场的走强,带动了国内大豆需求增加并刺激其行情上扬。油粕价格高企支撑大豆需求。据有关部门统计,7月份油脂类的价格涨幅达到30.1%,肉禽及其制品涨幅为45.2%。无疑,油脂类产品需求的增加有利于豆油价格维持高位,而肉禽类价格的上涨有助于养殖业的恢复,在油粕后市普遍看好、油厂大豆压榨利润回升的背景下,大豆走势获得利多支持。
5、养殖业复苏将带动饲料需求,有利于豆类品种走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在中国肆虐,造成大量猪只死亡,导致今年前半年猪肉涨价快速上涨,涨至前所未有的新高水平。进入下半年,为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猪肉市场供应,国家出台了养猪补贴政策和养猪保险政策,为养殖户大力发展养殖业提供了有利的心理保障。养殖业的复苏将带动饲料的需求,这将进一步带动豆类产品的消费,有利于豆类品种走强。
二、国际市场:全球大豆供应紧张局面仍会延续
美国农业部8月份报告显示,2007/2008年度美国大豆单产预测仍是41.5蒲式耳/英亩,播种面积面积预测为6410万英亩,比上年度下降1100万英亩,产量预测在26.25亿蒲式耳,库存消费比也从上年度的18.9%降到7.1%。从全球来看,大豆供应紧张局面也在出现。8月份美国农业部报告统计2006/2007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2.3607亿吨,维持上月预测值,较上年度增长7%;全球大豆使用总计为2.2521亿吨,较上月上调161万吨,较上年度增长4.7%;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预测为6452万吨,较上月上调35万吨,较上年度增长18.9%。
报告预测2007/2008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2.2162亿吨,较上月下调43万吨,较2006/2007年度下降6.1%;全球大豆使用总计为2.3321亿吨,较上月下调96万吨,较2006/2007年度增长4.3%;全球大豆期末库存5163万吨,较上月下调24万吨,较2006/2007年度下降20%。
2007/2008年度全球大豆供需较2006/2007年度总体偏紧,美国大豆种植面积的下降使得全球大豆产量较上年度有所下降,在全球大豆供应出现下降的情况下,需求却出现小幅度上升,使得2007/2008年度全球大豆的供需相对偏紧。
今年6-8月,美国大豆产区天气情况好坏参半,中西部产区和南边产区相继出现干旱和涝渍,基金前期在市场上建立了大量的天气升水,大豆生长接近尾声,目前的作物优良率和五年同期水平基本一致,说明当前美国大豆生长情况基本正常。天气题材退出视点,大家更关注的是新年度产量的高低和来年南美大豆播种面积的变化。
目前有机构预测,新年度美国大豆单产42蒲式耳/英亩,总产量26.58亿蒲式耳,高于8月份美国农业部报告数字。9月份美国农业部报告数字比较关键,如果根据当前的作物生长情况,大豆产量有可能高于前期预测。尽管如此也不能改变新年度大豆库存消费比大幅下降的局面,关键是市场如何理解新的产量,进而反映的是CBOT大豆价格的定位。目前美国南部地区已陆续开始收割大豆,在大规模收割之前,市场不会有明显的变化,CBOT大豆可能在900美分附近波动。
在市场关注北半球大豆产量的同时,欧洲地区也有些新的变化。《油世界》报道,今年欧洲小麦和向日葵减产,油菜籽增产幅度没有达到前期预测水平,法国提高了菜籽油工业消费比重提高。欧洲油料作物的减产,使其有可能从美国进口以满足本地区需要。
另外,南美大豆播种面积也是未来两个月内的炒作题材。当前大豆的价格仍不能刺激巴西农民扩种意向,由于巴西雷亚尔升值,巴西农民大豆种植效益下降。据调查如果CBOT大豆在950-930美分以上,当地农民才有可能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如果下年度南美大豆面积不增加或增幅有限,市场还有可发挥的题材和上涨的空间。
三、结论:基本面偏多局势未改,后期价格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总的来看,今年基本面情况不同于往年,国内外供应相对紧张,再加上市场的炒作,国内大豆及其产品市场价格在本年度大豆大幅减产的预期中迅速上涨,特别是近期豆粕市场借此机会调高价格,从而持续推高大豆价格。在大豆、豆粕大幅上涨的情况下,豆油价格表现机会不多,在两节消费和棕榈油价格上涨的支持下,可能以盘整为主。
以往收获季节新作物上市对价格产生的利空影响可能在今年会有所减弱,国内大豆基本面偏多的局势没有改变,预计后市大豆价格仍将保持较高水平。而近期大豆正处于灌浆期,部分地区大都进入成熟期,后期美国的天气状况将进一步为大豆提供新的炒作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