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我们中国中央政府十分重视涉及群众生活的副食品价格问题,近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生产发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猪肉等副食品价格稳定,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毕井泉先生介绍有关的情况。
毕井泉副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长期负责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特别是他对价格管理方面的工作十分熟悉,是专家型的领导干部。今天的发布会,先请他简短地介绍有关的情况,然后回答各位记者关心的相关问题。
下面现请毕井泉副主任介绍情况。
[毕井泉]: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特别是新闻界的朋友们多年来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的支持,大家知道今年5月份以来,国内的猪肉市场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猪肉价格上涨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国务院的领导同志都多次作出重要的指示。国务院办公厅5月29日专门发出了《关于抓好生猪生产和猪肉市场供应保持市场稳定的通知》,7月30日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促进生猪市场发展稳定供应的意见》,7月31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回良玉副总理做了重要讲话。8月13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切实落实政策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的紧急通知》。在这些文件中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生产发展、保证市场供应、安定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
[毕井泉]:
具体的,我有一个书面材料,所以我就不细说了,一会儿谈到的时候再展开。现在这些政策措施正在贯彻落实中,近一个时期,生猪的生产开始恢复,市场的供应保持稳定,没有出现脱销断档的现象。最近这几周,猪肉的价格出现了回落。
下面,我愿意回答各位就副食品价格方面提出的问题。
[陈文俊]:
下面开始提问,在提问之前,请说自己所代表的机构。
[新华社记者]:
毕副主任,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次猪肉价格出现比较大幅度、长时间的上涨,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第二个问题,据商务部市场监测,自8月份以来,猪肉的批发价、零售价环比有所下降,是不是猪肉的价格已经到底?会不会出现反复或继续上涨?谢谢。
[毕井泉]:
这次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的原因是国际市场粮价的上涨带动了国内市场粮价的上涨。从国际市场看,全球的粮食连续两年减产。去年的全球谷物产量近20亿吨,比2005年减产了3300万吨。还有就是国际石油的价格长期居高不下,部分国家用玉米生产乙醇,用食物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大幅度增加,因此造成了全球的玉米供给紧张和食用植物油供给紧张。今年8月份,全球的玉米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了44%,小麦的价格上涨了73%,大豆价格上涨了52%。刚才说的是期货价格。现货的国际市场价格,玉米价格涨了32%,小麦涨了68%,大豆的价格上涨了40%。国际市场粮价的上涨也带动了国内市场粮价的上涨。这是猪肉等副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毕井泉]:
第二,这次猪肉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去年生猪的价格过低和蓝耳病疫情的双重影响,造成了生猪出栏数量的减少。生猪市场带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去年二季度,正是这一轮生猪价格波动的低谷,生猪最低价格每市斤3.24元。由于养猪亏损,造成了农民大量宰杀母猪。去年夏季以来发生在南方地区的猪蓝耳病疫情,造成了母猪流产和仔猪大量死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去年年底全国母猪的存栏减少了3.6%,今年6月底比上一年的6月底,同期相比,母猪的存栏又减少了7%。这就造成了市场生猪供给量的减少。
[毕井泉]:
第三,现在生猪生产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养猪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比如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造成了农民散养母猪出现下降。还有生猪生产方式的转变,现在生猪的生产逐渐由散养户退养到大规模的专业养殖户增加饲养,这两个在变化的过程中,也对生猪生产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还有就是农民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的多元化,造成了生猪饲养的比较效益下降,都影响了农民的养猪积极性。
[毕井泉]:
第四,需求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进城务工农民数量的增加,对猪肉的需求数量也随之增加。
针对这次生猪生产波动暴露出的问题,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生猪生产的恢复。
刚才我给大家介绍了,最近这段时间,生猪生产开始有所恢复,肉价这三个星期也比较稳定,但是也并不能说今后猪肉市场就不波动了。我认为在今后短期内,猪肉市场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长时间内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首先从需求来看,随着天气的转凉和国庆节、中秋节的临近,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从供给来看,由于现在猪肉价格比较高,现在生猪的收购价格与玉米的比价已经到了9.3:1,这大大高于正常时期的比价。近十年来生猪玉米的比价平均是6.1:1,一般认为5.5:1,是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比价关系,9.3:1的这个比价,对于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是非常有利的。
[毕井泉]:
另外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鼓励饲养母猪、建立生猪防疫体系、鼓励标准化规模饲养、鼓励饲养良种猪,这些措施都会调动农民养猪的积极性。
但是,生猪的生产,有一个小周期和大周期,小周期取决于当期的价格,价格高了,农民养猪积极性提高,会增加饲养。现在市场上的仔猪价格,有的地区已经高达15元/市斤或者20元/市斤。但是,农民饲养生猪积极性,又要受到母猪猪群的制约,就是说现在市场上能够提供仔猪的数量,是决定短期内生猪供给的关键。如果说现在仔猪价格上涨,调动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农民就开始饲养母猪,把现在的仔猪当做母猪来饲养。这个仔猪长成母猪,然后再怀孕产出仔猪,再到育肥猪投放到市场,一般可能要一年半左右。所以,生猪供给的根本性转变,可能要到明年二季度以后。另外我们再从替代品来看,猪肉的消费和禽蛋、牛羊肉有一个相互替代,尽管今年以来,生猪的出栏量有所下降,但牛羊肉、家禽、鲜蛋的生产数量都是增加的。特别是牛奶的产量,最近几年,年均增长24%,所以整个副食品的供应是充足的,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所以我说短期内波动难免,长期看再次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谢谢大家!
[华尔街日报记者]:
刚才您也谈到政府采取的措施会使得在明年二季度的时候才会看到生猪供应的根本性转变,是不是意味着,今年中国政府不可能把通货膨胀控制在预定的3%以内,猪肉降到什么样的价格才能保证不高于3%通货膨胀的目标?
[毕井泉]:
去年四季度以来,特别是今年5月份以来,食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推动了整个市场物价总水平的上升。5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了3.4%,6月份上升了4.4%,到7月份上升到了5.6%,这是近十年来最高的。1—7月平均居民消费价格的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3.5%,这里面有2.9个百分点是食品价格上涨所推动的。现在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促进生猪生产的恢复和猪肉价格逐步趋于稳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短期内就能够使价格指数回落到3%以内。因为农业生产是有一个周期性的滞后影响,随着猪肉价格趋于稳定,物价指数上涨的幅度也会趋于稳定。年初我们提出了要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3%的调控目标,这是一个预期性的、指导性的,高于预期调控目标的情况和低于预期调控目标的情况都是正常的。
[新京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在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中,我想问一下发改委是否有测算,农民在这次价格上涨中获益多少,谁从中获益最大?当前的价格上涨是否能够下结论,完全由于结构性的上涨排除流动性过剩的原因。第二个问题和农产品价格没有关系,您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和股票证券市场怎么评价?是否存在严重的泡沫?谢谢。
[毕井泉]:
应该说这次猪肉价格上涨的获益者主要是农民。据我们了解,现在生猪收购价格和猪肉零售价格上涨的幅度基本上是同步的。8月30日,36个大中城市的生猪收购价6.86元/市斤,同比上涨了78.2%,猪肉(精瘦肉)价格13.22元/市斤,同比上涨了72.4%,收购价的涨幅高于零售价的涨幅近6个百分点。所以说,获益主要是农民。
[毕井泉]:
您刚才讲的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我刚才已经说过了。这次我们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在1—7月份物价总水平上涨3.5%里,食品价格的上涨影响了2.9个百分点,再加上居住类的价格上升的幅度,两者就合计影响了3.4个百分点,其他类的商品,升降相抵,基本上对物价总水平没有影响。您刚才讲到的房地产价格,这确实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最近国务院专门发了文件,对保障低收入住房困难居民的住房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国务院还专门召开了会议进行部署,前几天建设部的同志在这里专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我想他的解释比我更权威。至于您最后问的股市是不是存在泡沫,我想我不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最佳人选,谢谢。
[路透社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您能否估计一下生猪的存栏量一共减少了多少?第二,八月份的时候,粮食、食用油以及其他副食品的价格都比七月份高,是不是意味着这些副食品价格的上涨会引发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毕井泉]:
对生猪存栏量减少的估计,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情,因为现在我们的一些统计制度还不是很完善。我们会同有关部门,从生猪的屠宰数量、猪肉的销售数量、还有饲料的销售数量,以及我们对各地进行典型调查的一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估计今年六月份以来,生猪的出栏量要比上年同期下降10%左右。
至于您讲到的第二个问题,粮食的价格,八月份比七月份个别品种略有上涨,有些品种是由于我们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灾情的影响,有的品种是由于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今年我们国家的夏粮是丰收的,比上年产量增加了29亿斤。秋粮的播种面积也是增加的,目前的长势是良好的,预计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收成。所以从总体上看,我们的粮食供给是充裕的,保持粮食市场价格稳定的物质基础是具备的。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毕副主任刚才讲到生猪供应紧张的矛盾,有没有考虑加大猪产品的进口,来帮助缓解这种矛盾。第二个问题,最近网上有消息说,中国两大石油公司在申请提高成品油的价格,请问这一消息是否属实?另外,发改委有没有提价的打算?前段时间有些地方成品油供应偏紧,请问成品油的市场供应是否有保障?
[毕井泉]:
我们国家是生猪生产大国,去年猪肉的产量是5200万吨,大概要占到全球猪肉产量的53%。猪肉的进口和出口,我们每年都是在进行。2006年出口猪肉27万吨,进口猪肉2.4万吨。今年1—7月份出口猪肉9.5万吨,进口猪肉3万吨,应该说进口和出口这些经营行为都是正常的。比如说最近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有些企业就开始组织进口。特别是前两天我看到网上炒了一个消息,中国有的企业从美国进口了部分猪肉,这也成了新闻。在正常的情况下,猪肉进口不应该成为新闻。只是因为现在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所以从美国进口猪肉才成了新闻。
[毕井泉]:
您刚才讲到的第二个问题,我要在这里澄清一下,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接到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由于国际原油涨价而提出提高成品油价格的申请。今年三月份以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炼油环节亏损的矛盾确实在加剧,但是由于国产的原油是盈利的,成品油的销售是盈利的,再加上三月份以前国际市场的油价比较低,所以1—7月总的算帐,两个石油公司的盈利比上年同期是有所增加的。
[毕井泉]:
我们国家的原油价格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在此基础上逐步理顺成品油的价格,这个方向也已经确定了,但具体的调价时间,要根据国际市场的油价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统筹考虑。总体上,我们国家的成品油市场供求总量是平衡的,市场也是比较稳定的。针对8月份福建省、黑龙江省等个别地区出现成品油供应偏紧的情况,我们已经要求两个石油公司增加生产、组织进口、加强调运,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市场的供应。谢谢。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记者]:
前段时间中国出现了一些行业协会串通一起来操控价格的事件,涉及的产品有方便面、豆制品等等,现在中国已经出台了一个《反垄断法》,接下来发改委结合这部法律是否也会针对这些行为出台一些或细化一些具体措施?谢谢!
[毕井泉]:
最近我们对方便面行业组织涉嫌组织部分方便面企业操纵市场价格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向社会公布了调查结果。一些地方的价格主管部门也针对当地的一些行业组织涉嫌操纵价格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价格法》中明确规定,行业组织应当遵守价格法律法规,加强价格自律,接受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工作指导,在最近刚刚通过的《反垄断法》中,也对行业组织行为做了一些规定。我们希望各个行业协会要组织和引导企业按照公平、合法、诚实信用的原则制定价格和调整价格,而不得组织参加行业协会的这些企业进行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不正当价格行为,因为这些行为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也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利益,应当予以制止。谢谢。
[香港大公报记者]:
就在几天前,央行的一位官员也在这里说过,即使现在采取宏观调控、加大力度,全国的CPI也不可能回落到3%,针对当前CPA持续走高,以及楼市、股市、油价的持续走高,您作为一个价格方面的专家型官员,您是否可以给出一个判断,现在是否存在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典型特征?另外一个问题,对于这次价格平抑的举措,中央政府一共拿出多少资金?包括投入防治疫情的补贴。谢谢。
[毕井泉]:
今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上涨11.5%,同比提高了0.5个百分点。但并不能由此得出中国经济过热的判断。至于经济的过热和过冷,这都是对经济发展总体现象的一个描述。其实质就是要看总需求和总供给是不是平衡,不能简单地把经济增长速度与过热和过冷挂钩。从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的情况看,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格局并没有改变。现在存在的只是结构性的供应不足,比如说猪肉,并没有出现全面的供应紧张,即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的局面。
[毕井泉]:
从物价总水平的涨幅来看,尽管1—7月份平均上涨了3.5%,但是我刚才讲过,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的拉动。其余的商品价格是有涨有落的,总体上仍处于可控范围,没有出现由于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而引起全面、持续的价格上涨,所以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毕井泉]:
另外,作为总量关系的另一个反映,我们国内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现在有了明显的改善,目前煤电油运等方面都没有出现全面紧张的状况。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尽管目前经济运行比较平稳,增速攀升也相对比较缓慢,但是经济增长的速度确实偏快,存在着转为过热的可能性和危险性。所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要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稳定和完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谢谢。
我再补充一句,您刚才讲的这次中央政府对猪肉价格调控究竟花了多少钱,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由财政部的同志来回答。
[中国经济季刊记者]:
您刚才谈到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暂时性的因素造成的,实际上通货膨胀还有结构性的因素,在过去十年当中,中国的通货膨胀基本是在1%—2%,在暂时性的因素消失之后会不会出现结构性的通货膨胀,比如说在未来五年中,通货膨胀会不会达到3%—4%?
[毕井泉]:
这个问题问得也挺有意思,应该说现在的物价上涨是一种结构性的上涨,在结构性上涨的因素消失之后,在国内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在平衡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第一财经记者]:
最近出现了一些民营油企打包卖给外资,对这点您是怎么看待的?这是否会影响到中国石油安全?谢谢。
[毕井泉]:
民营的石油企业也是我们国家的石油工业和商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求两个石油公司,即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石化总公司要一视同仁地对待系统内的企业和系统外的企业。谢谢。
[美国彭博通讯社记者]:
您刚才说到国内粮价的上涨,包括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部分是因为国际粮价上涨带动的。据我所知,中国小麦,今年出口不到200万,玉米不到400万。中国粮食生产上亿吨,这样看来,是不是预期国内国际市场会趋向一体化?我觉得国际市场的因素对国内没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调整粮食进出口政策,相对应国际粮价市场的上涨?我们国内粮价市场是否会追随国际粮价市场的上涨?第二个问题是,您刚才说到今年秋粮生产前景是不错的,从种植面积来讲。据说,玉米今年单产有一些下降,因为东北干旱的情况。明年第二季度生猪生产会有大幅度的复苏,饲料的需求也会有相应的上涨,我们有没有足够的库存供应饲料的需求?最后一个问题,刚才说到关于猪肉进口,为什么说市场对中国进口一点猪肉做这么多的炒作题材。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芝加哥的期货市场不太了解中国市场,他们不知道中国市场进口猪肉会有大幅度的上升,他们就认为中国会成千上万吨进口美国的猪肉。这种情况会不会发生呢?谢谢。
[毕井泉]:
您讲的第一个问题,主要是国际市场价格和国内市场价格的关系问题。中国的粮食供应是完全可以自给的,但品种之间的进出口调剂每天都在发生。国际市场粮价上涨对中国市场的影响,一个是通过期货市场。因为现在我们的玉米、小麦、大豆期货市场基本上是与国际市场同步变化的。第二个是在现货市场上,我们对粮食的进出口采取配额管理。在年初发放配额之后,只要价格合适,企业自己就会采取进口的措施或者是出口的措施,从而也会影响国内市场的粮食价格。
[毕井泉]:
您刚才讲到的东北地区干旱,确实是有那么一段时间,在黑龙江省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旱情,但是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旱灾、水灾几乎每年都在交替发生。我刚才说的是总体上长势是好的,而且今年我们玉米的种植面积是扩大的。
您刚才讲到的饲料能不能满足生猪生产发展的需要,这个我可以明确地回答你,完全可以满足生猪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的玉米供给是略大于需求的。
您最后一个问题讲到中国是不是会成千上万吨地进口猪肉,这种情况要根据国内市场的需要,在国内市场短缺的情况下,在价格合适的情况下,企业会组织进口。如果中国想在国际市场上大量进口猪肉,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中国是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如果中国想在国际市场上每年进口上百万吨的猪肉,这种可能性很小,很难有哪个国家能满足中国的进口需求。谢谢。
[陈文俊]:
在今天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前,我宣布一个通知,今天下午三点,我们在这里还将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先生介绍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情况。欢迎各位参加。
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