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今秋国内大豆开秤价格有望高开高走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8-28  
     前期,东北地区豆农惜售行情表现明显,市场价格不断走强,而近期,由于豆农希望赶在新豆上市之前出清部分陈豆而集中上市之前出清部分陈豆而集中上市,市场大豆供应较前期相应增加使得价格受到压力。然而,大豆价格的回落并没有影响今秋大豆开秤价格高走的信心。大豆减产幅度让豆农对新季大豆的心理价位迅速提高。具体分析如下:

    产区旱情得到缓解,减产现实不可挽回

    近期,我国东北大豆主产区天气状况适宜,各地区的降雨使得前期旱情得到明显缓解,但降雨时节由于错过了关键时期,再加上近期部分地区虫害的威胁,大豆绝产面积呈扩大趋势,其中黑龙江表现尤为明显,今年大豆单产大幅下降已成定局。此外,由于前期严重干旱引发的蚜虫害也成为目前危险黑龙江东部地区大豆单产的重要原因。据悉佳木斯周边地区大豆局部绝产,且幅地当地大豆播种面积同比下降15-20%,因此产量可能下降30-50%;哈尔滨周边地区、尚志地区已经缺雨半个月以上,当地虫害也对作物已产生不利影响;绥化地区干旱造成了10%的大豆苗旱死。

    农民心理价位提升,开秤价格高开有基础

    由于下半年特殊的供求形势,今秋大豆心理战再所难免。一方面是开秤价格的高低问题,开秤价格制定较低,则豆农强烈的惜售心理将可能导致有价无市的局面;但是如果开秤价格定价偏高,也不一定能让豆农“快出多出”大豆,因为这样可能更助长了市场看涨的心理。另一方面是国内厂商的收购心理,由于前期豆油、豆粕双双大幅走高,大部油厂已经提前加工了库存大豆,今秋大豆收购成为油厂第一要务,而大部分贸易商也希望趁开秤低价一次性收购,旺盛的需求将可能迅速推涨国产大豆价格;而价格的上涨可能让豆农更加惜售。

    国内厂商收购策略,开秤价格高开幅度受影响

    面对秋收可能不低的大豆收购价格,国内厂商尤其是东北大豆厂商大豆收购成本控制是关键。秋收抢购的出现可能会迅速拉升国产大豆价格,但是如果油厂国产大豆收购价格与沿海的进口大豆成本倒挂,造成下游产品豆油以及豆粕价格与关内差价扩大,竞争力下降,很有可能使得关内产品倒流入关外。目前豆油价格动态就是很好的例证。前期黑龙江地区一级豆油价格比关内高出近10000元/吨,使得大连地区豆油倒流入黑龙江,近期黑龙江油厂豆油价格迅下跌800-1000元/吨,给不少油厂带来了不少的损失。

    综合分析,国内大豆市场由于养殖业迅速恢复的良好势头,使得下半年豆粕需求趋旺,但是进口大豆数量下降以及国产大豆减产使得后期大豆成本高企,国产大豆今秋收购将导致油厂以及豆农心理博弈的战场。产区豆农销售以及油厂收购策略,对于开秤时的大豆价格涨幅将起到关键作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