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豆粕价格强劲反弹的原因分析
(1)国产大豆减产已定,供应减少推动价格走高。目前,黑龙江天气状况理想,全省大部气温维持在18-28℃,有利于补充降雨后大豆的鼓粒,生长良好率提高,但是前期干旱造成大豆结荚率偏低,大部分地区大豆单株结荚在20-25个,远低于常年的40个左右,预计减产30%左右。当地大豆收购价格已经上涨至3400-3500元/吨,预计后期仍将持续高位。同时,黑龙江油厂从现在开始至9月份,将普遍停机检修,豆粕供应减少,支撑行情坚挺。
(2)进口大豆数量减少,豆粕上市供应数量受限。2007年1-7月份,我国共进口大豆1688万吨,同比提高2-3%,7月末各港口及油厂进口大豆结转库存约为300万吨的偏高水平,不过随着8、9月份进口大豆的减少以及压榨数量的增多,库存将明显下降。预计8月进口大豆230万吨左右,9月初步预计200万吨左右,由于八九月正值需求旺季,月压榨量一般高达270万吨左右,因此,大豆供应将略显偏紧,豆粕供应数量也将受到限制。
(3)大多油厂豆粕零库存,已在预售9月合同。目前,油厂还在执行前期大量的较低价位合同,大多油厂豆粕无库存,8月货源基本告罄,正在预售9月合同,可见油厂无库存压力,也就不会轻易降价。另外,高蛋白货源普遍紧缺,46%与43%蛋白豆粕差价已经达到150元/吨。
(4)需方观望心态改变,入市采购支撑行情坚挺。近两周,粕价持续飙升至2800元一线,需方开始难以接受和认可,观望浓厚,成交清淡,不过,8月下旬需方库存已消耗至偏低水平,面临补货需求,只能无奈接受当前高价、适量采购,成交的放量将再度提振豆粕强势上行。另外,养殖及饲料形势的起色,也增大了豆粕需求用量。
(5)外盘大豆期货暴跌,油厂表现基本无动于衷。即便是上周外盘大豆期价在天气理想以及全球股市暴跌的打压下,连续大落60多美分,跌至三个月来新低的重大利空消息,也未能撼动国内油厂大幅跌价,足以说明了油厂力挺豆粕高企的信心和决心。
预计8、9月份国内大豆及豆粕供应的减少,豆粕需求的增加,将导致豆粕供需趋于平衡或局部偏紧状况,因此,卖方即油厂也就掌握了豆粕定价的话语权,这一状况仍将会延续一段时间。
一周热点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场一周聚焦:雷亚尔汇率上涨,大豆价格连续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场一周要闻:原油市场暴跌,油籽市场涨跌互现
- 2021-03-19数据赋能养猪新时代! ——省饲儿燃启智能育肥新希望&养猪机器人下线仪式
- 2021-03-19中美外交峰会举行前,中国连续三天大笔买入美国玉米
- 2021-03-19阿根廷农户已预售1189万吨大豆和1910万吨玉米
- 2021-03-19截至3月17日,乌克兰玉米出口已达1500万吨
- 2021-03-19南美专家:2020/21年度阿根廷玉米收割工作完成3到4%
- 2021-03-19阿根廷降雨放慢玉米和大豆作物恶化速度
- 2021-03-192021年3月18日世界主要期货收盘价格一览表
- 2021-03-19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最新统计:对华销售总量同比增长1.9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