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市场买家追高采购谨慎,国内油市看涨氛围趋于理性
近段时期,国内油脂整体行情骤然上扬,不少地区豆油价格的短期涨幅接近或超过10%。一度引发东北内陆地区民众的恐慌性抢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食用油整体价格创下历史新高,特别是大盘的持续冲高,正值GDP/CPI逐月攀高,造成宏观经济通胀隐忧的政策敏感期,这也导致油厂、贸易商包括买家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恐高心理。随着近期国际豆油、原油期货价格的高位大幅回落,国内油脂期、现货市场也进入宽幅调整区间。
新季大豆预期出现减产,对豆油市场形成促进
近期,伴随着美国基金热炒天气题材,国内市场也正在聚集全年国产大豆的供应形势。由于去年国内新季大豆播种面积的整体萎缩,今年作物生长关键期的天气不利影响,预计2007年/08年度中国大豆总产量仅在1290万吨,较上一年度的1550万吨减少260万吨,约合16.77%的降幅;其中,黑龙江主产省份的部分县市,同比减产情况达到30-50%。今年中国乃至全球的大豆供应量趋降,加之国际能源市场仍在历史高位运行,都对国内豆油市场带来心理预期支撑。
豆粕价格继续大幅上扬,豆油价格存在振荡风险
近期,随着市场对生猪疫病对市场心理影响的逐渐弱化,以及高利润推动规模化养殖场“增栏补殖”,使得8月上旬国内猪料销量月环比提高5-10%,这对国产豆粕价格走势带来坚挺支撑;另外,家禽饲料8月份至今的销量环比也增长了15-20%,同样有利于油厂继续提价豆粕。今年以来,国内豆油、豆粕价格同步上扬,油厂大豆压榨利润明显增加,开工意愿增强。结合当前进口油、籽到港数量,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走势,以及美国大豆产量及天气题材等动态因素,与国内大豆压榨行业产能的变化趋势,国内豆油价格存在振荡风险。
CBOT大豆期价全线走低,对国内市场起到压制
周三(15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市场收盘全线下跌,继续回吐天气风险升水,技术面疲软,同样吸引空头入市。CBOT大豆下跌10.00美分到13美分不等,其中9月合约下跌12美分,报839美分/蒲式耳;11月合约下跌11.50美分,报854.50美分/蒲式耳;08年1月合约下跌11.25美分,报870.50美分/蒲式耳。9月豆油合约下跌12点,报35.84美分/磅。受周二大盘跌破主要均线支撑、以及约70%大豆产区出现有利降雨的利空影响,大盘周三低开低走,全天保持一个下跌态势。有雨才会有谷物,大豆作物进入关键灌浆期后头两周期间,中西部大部分地区降雨改善,因而大盘很难聚集看涨人气,对于国内豆油市场形成压制作用。
综合分析,由于今年大豆的全面减产已成定局,而双节食用油消费高峰即将来临,对国内豆油市场行情形成促进作用,但由于外盘CBOT大豆类期货价格的全线走低,给国内市场形成心理压力,抑制了价格的进一步向上拓展空间,短期国内豆油市场行情振荡走势再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