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资金收紧商品下跌 安度风险反扑有望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8-17  
     翻开所有的财经类媒体网站与报纸,今日充斥的全部是"崩盘"、"股灾"等等,有说是9.11以来全球最大的灾难,甚至有说是一次全球金融风暴的开始。的确,昨晚全球市场经历了自今年2月27日以来的最大的一次绿色旋风,"黑色星期四"注定又要载入2007年甚至于经济发展史的一页;

    分析此次世界性危机的根源无异均指向美国次级债引发的风暴:次级抵押贷款是指在美国,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2006年获得次按的美国人,有30%可能无法及时偿还贷款。在美国最近的信贷危机爆发后,导致一些提供次级按揭的公司及对冲基金相继倒闭或暂停赎回,而此次亦与此关联,从而引发市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大致顺序为:引发放贷机构收回房产--所有非政府债券资信下降--通过杠杆放大百倍对冲基金--日元瑞郎等套利交易砍仓--美及其它国家消费者信心受挫――全球股市、商品市场普跌。这期间关键的两个环节: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局势、投机基金,对市场做出的反映最为激烈,具体来看:

    美国发放次级债机构贷款对象如上述所说主要是一些信用分数低于620分、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楼宇按揭,而以次级债券的形式进行在美国及全球市场兜售,由于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以及部分"鼓吹者"的带动,在信用暂时无风险的情况下,必然吸引全球众多的追求风险分散投资的投机资金以及亚太等全球新兴市场的兴趣;信用安全的情况下,似乎一切都风平浪静,一旦出现危机,将势必引发连锁反映,加上全球一体化的加深,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幸免,尽管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也纷纷注资火线救市,其中世界各地央行48小时内注资超3262亿美元救市、随后欧央行再注资77亿欧元以及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70亿美元等等,但由于信用引发的全球心理防线崩溃,市场在昨天(8月16日)还是以暴跌收场。

    那么,与股票市场尽管相关联却有着独特运行规律的期货市场昨日为何也出现了暴跌行情呢?在这个问题背后,基金充当了"急先锋"作用。众所周知,商品期货市场有自己基本面的独特运行规律,并在长期趋势上起主导地位,但基金作为国外尤其是美国、伦敦重要农产品、金属、能源期货市场的投资者,他们的操作对市场阶段性却起到关键作用,由于强调分散化投资比例,商品、债券以及金融衍生品等无不涉足。此轮由次级债危机引起的信用风险,基金必然受到牵连,而由于资金链可能潜在的风险,将引发基金对于商品市场头寸的平仓出逃,尤其是目前相对处于看好的商品期货,在表现上即为基金净多头寸相对较高的商品类别上,包括豆类、棉花以及金属,而面对这样的风暴危机,这些商品也表现的最为极端,昨晚金属市场下跌7.5%之多,纽约期货棉几近全线跌停300点,豆类跌幅接近5%,由此可以理解市场大幅下跌的原因所在。

    最后回归到国内商品期市,就目前主要交易的农产品期货品种而言,未来一段时期基本面趋于向好的郑州棉花期货、大连大豆及豆粕期货,相信在此次全球性危机期平稳度过后,必将会迎来一波大的上涨行情。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