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成本涨价VS行业竞争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8-09  
     面对本轮粮食带动的副食品价格上涨,国家发改委日前下发通知,表示将从快从重处理市场上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以及价格欺诈等行为。发改委重申,将对重点品种,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禽蛋奶及其食品制成品等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进行重点检查。

    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8月1日我国三种粮食平均市场收购价为每市斤0.78元,同比上涨8.4%,其中稻谷、小麦、玉米分别上涨6%、6.5%和14.6%;大豆收购价和豆油市场交易价每市斤分别为1.45元和4.59元,同比分别上涨30.4%和38.7%。

    近期,由食品价格波动引出的行业性涨价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今年6月,兰州市五个部门出台限价令,对兰州牛肉面进行涨价限制,进入7月份,中低价方便面生产企业酝酿整体上调价格.与此同时,部分中式快餐商家也对外表示,将提升价格.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上月消费数据之前,包括高盛在内的多家投行认为,7月份CPI将超过6月,再创近年新高。除肉禽、鸡蛋等产品外,由于一些地区受到高温或暴雨影响,引发洪涝灾害,蔬菜价格也出现了上涨。

    粮食是基础性产品,粮价上涨必然带动食品价格上升。农产品的涨价毫无疑问也抬高了食品加工业的成本,挤压了一定的利润空间,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利润增速已在逐步放缓。相对于具有初级加工性质的农副食品加工业,能产生更高附加值的食品制造业和和饮料制造业对成本的转嫁和利润的控制能力显然更强。从去年原糖价格暴涨以来,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可谓此起彼伏.显然对于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食品企业增大了成本控制难度。以乳业以及方便面业为例,一方面是原料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是终端市场的激烈竞争,让国内乳企和方便面企业不敢轻言涨价,成本压力主要靠自身化解.农产品原料涨价对食品饮料行业的冲击将是巨大的,但行业中各企业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成本的压力会使许多中小企业无利可图而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大型企业将能利用规模优势来化解部分危机,产业链的纵向扩张,在很大程度上能控制成本。可以说,原料涨价侧面也推进了行业的整合。在涨价背景下,行业龙头企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另外,开发中高档产品,提高毛利率,也是转嫁成本的有效手段。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