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是中国的头号大豆产区,产量占到中国大豆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据国家水利部网站刊登的报告称,今年黑龙江三江平原发生了多年罕见的夏伏旱,一些地区40多天无有效降雨,部分农田干土层达30厘米。三江平原占到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的2%左右。
进入7月份以来,黑龙江的旱情继续急剧发展,受旱面积扩大,旱灾程度不断加重。
据媒体报道,全省农田受旱面积已由半月前的1700万亩增加到了6000万多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高达2300万亩,受旱区域由东部三江平原扩大到北部乃至全省。
近期黑龙江省仍没有大的降雨过程,旱灾的危害将继续加重。
气象机构预测未来十天黑龙江省没有大的降雨,旱灾状况可能进一步加重。
七月和八月是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的关键生长期。
该中心称,约400万公顷的耕地受到干旱的影响,约39%的耕地状况严重。
受干旱影响,约44万公顷的耕地可能颗粒无收。
一家政府背景的粮食智囊机构预计2007年我国大豆产量预计达到1500万吨,同比减少6.1%。
今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旱情。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周四,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4亿亩(多年同期平均值为1.24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1.3亿亩(重旱4700万亩、干枯86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