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汛期极度少雨
截至25日,全省受旱面积由10天前的2210万亩增加到3220万亩。东部三江平原受旱面积达1997万亩,受灾最重的集贤县绝产面积达50万亩,桦川县绝产面积达32万亩。
由于干旱,农作物营养生长提前结束,受旱的大豆植株矮小,过早开花到顶,下部叶片和豆荚已经干枯,只剩顶部两三个豆荚;玉米植株因旱过早抽雄,但没有及时出穗,雌雄不同期无法授粉而绝产;马铃薯结薯只有两三个,绿秧变黄枯,结实停止生长。
干旱发展迅猛
受高压控制,从6月初至7月下旬,我省东部的“四市二局”连续50多天干旱少雨。三江平原地区7月份降雨与历年同期相比,少75%至100%,为有记录以来最低。
由于少雨,导致缺墒十分严重,地块干土层达20厘米以上,是三江平原在汛期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现象。
蚂蚁河、倭肯河、呼兰河等中小河流断流。汤原县23条河流有14条断流。松花江佳木斯段水位比历史同期最低水位还低0.33米,导致松花江下游沿江灌区提水困难,只能采取部分开泵、轮灌、补水井补水等办法力保水田。
松花江佳木斯段26日8时水位为73.34米,为有记载以来的7月26日当天的最低值;流量为782立方米/秒,也是记载以来的7月26日当天的最小值。
非旱区大旱历史罕见
当前,全省有36个县市(区、局)发生旱情,其中依兰、双城、桦南、汤原、桦川、佳郊、同江、富锦、集贤、爱辉、逊克、讷河12个县(区)受旱面积接近或超过100万亩。三江平原抗旱工程基础条件差,属雨养农业区,除水田有少量补水井外,其它抗旱水源工程非常少,在缺少水源条件下,实施应急抗旱措施困难大。
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底之前,我省东部地区仍无明显降雨过程,旱情将进一步发展,绝产面积继续增多,灾情加重。目前,中西部地区旱象开始抬头,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哈尔滨等地温度达32摄氏度至36摄氏度,如果持续高温,全省受旱面积将急剧扩大。
各地全力抗旱
7月14日,省政府在佳木斯市召开了三江平原“四市一局”抗旱紧急会议,对抗旱工作进行了紧急部署。佳木斯市于7月25日启动二级橙色抗旱应急预案,举全市之力进行抗旱。桦川县大打抗旱水源井,10天内打“对口抽”1000眼。
7月以来,全省新打抗旱机电井2884眼,投入机动抗旱设备8.4万台(套),出动机动运水车辆15.3万辆,抗旱浇灌面积820万亩。
三江平原四市采取飞机、火箭、高炮联合作业,多点联合作业,加密作业频次等方式进行人工增雨,尽最大努力缓解旱情。同时,采取跨流域、跨部门调水等方式抗旱。鹤岗市从细鳞河水库向梧桐河灌区补水,并开挖6条引渠,从梧桐河、北大岭等塘坝调水入石头河流域应急抗旱。同时,旱田采取白龙灌、喷灌等方式力保经济作物和瓜菜,大田喷施抗旱保水剂保水。萝北县拨款60万元,紧急购置5.6吨“旱立停”抗旱剂,免费分发给农户。水田采取轮灌、补水井补水和配水制度,推行水田节水灌溉技术,最大限度利用有限水资源,缓解水田用水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