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气农情 » 正文

吉林大豆生育进程偏晚 但长势良好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7-26  
     今年五六月份,吉林省遭遇历史罕见旱灾,作物播种面积近8成受到了旱灾影响,随着七月初的几场大范围降水,全省旱灾基本解除。但是旱灾给农作物生长造成的影响一直存在,一些作物出现的育滞现象造成给秋后收成蒙上了阴影。

    在7月中旬,吉林省又出现了气温偏低、降水偏少的天气,白城市部分地区曾经在暴雨侵袭中受损严重,但是目前已经出现了旱象。气象专家介绍说:"7月中旬吉林省中东部出现低温天气,尤其是延边州,降温幅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使大田作物生长缓慢。目前大田作物处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应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防治。"

    据介绍,7月中旬全省平均气温为21.3℃,比常年同期低1.0℃。本旬全省平均降水量为32.7毫米,比常年同期少39%。本旬日照中西部正常,东部偏少。中、西部地区多数县(市)旬日照时数为80-106小时,全省其他地区多数县(市)旬日照时数为50-80小时左右。

    吉林省农业气象专家分析了当前的农情信息,认为目前大田大豆多数处于开花期,整体生育进程比常年偏晚,但中西部多数大田作物长势良好。

    本旬气温偏低,尤其是东部延边州降温幅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加之6月的干旱及7月上旬延边东部降水偏少的影响,作物长势地块差异较大,农作物生育期比常年偏晚。

    有关专家建议,对于大田生育期延迟的地块,要加强栽培措施管理,促进生长发育。密切收看收听当地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当日最低气温低于15℃时,稻田采取深灌护胎措施,防御孕穗期低温冷害。对于生育期偏晚的稻田,少施或不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生长调节剂。7月以来的低温阴雨造成部分地区水稻稻瘟病的爆发,各地应密切监测,在农业植保部门的指导下做好防治工作。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