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豆油资讯 » 正文

国内豆油区间调整行情将继续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7-25  
     进入本周,国内豆油市场交投氛围依旧沉闷,大中型油厂均以执行合同出货为主,中间商以及终端买家的入市采购较为谨慎,没有批量建仓的意愿,这对豆油价格走势无疑也形成反弹阻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产大豆正值供应“真空期”,因而东北地区豆油行情抗跌回升,明显强于其它地区的疲软走势,但大盘并未突破近期形成的波动区间。

    汇易网认为,每年的三季度期间,美国主要作物种植带的天气变化,将成为基金投机操盘的重要题材,近日美盘CBOT大豆类期货冲高回落,再度反映出大盘季节性的波段特征。 不过,应当看到的是,目前外盘仍位于历史顶部区间内调整,这将有助于支撑国内市场对成本因素的看涨预期,伴随着豆粕行情温和跟盘下滑,使得厂商对豆油产品的定价心理相对平稳,本周各地相关散油行情料将继续徘徊整理。其具体原因JCI现概要分析之。

    ※ 期货市场热炒天气题材,心理波动带来豆油价格波动风险

    上周五,气象部门发布的未来一周天气预报称,美国西部的炎热干燥天气,可能不会转移到西部玉米种植带,当地将迎来近期少有的集中降雨,从而再度引发基金的套利平仓,打压美盘CBOT大豆及其制成品期价重挫。本周一,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主力11月大豆合约收于841.00美分/蒲式耳,较上一交易日大跌34.20美分/蒲式耳,单日跌幅达到3.91%;一周前,同样是受累于天气题材,美盘大豆主力合约出现跌停板。本周一,CBOT主力12月豆油合约收于37.75美分/磅,回落75个基点,约合1.95%的降幅,这也是继上周一之后的年内最大单日跌幅。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一,美国农业部联合农业天气机构称,中期来看,北部大平原和太平洋西北沿岸极为炎热的天气可能继续威胁作物生长。预测本周剩余时间阵雨和雷雨将集中在美国东部沿海、西南及北部大平原;同时,中部和南部大平原、中西部和西部沿海仅会出现零星降雨。周二尾盘,受小麦期价反弹,以及技术性买盘的支撑,美盘CBOT大豆主力合约周二收涨4.50美分,报在845.50美分/蒲式耳;同日,美盘豆油主力合约收涨0.14美分,报在37.09美分/磅。

    汇易网认为,作为美国农产品期市的“传统”影响因素,天气市场运行阶段的操盘思维应保持谨慎,但就进口大豆、毛油的预期到港成本来看,国内豆油市场仍获底部抗跌支撑。本周二电子盘中,大商所DCE主力0709豆油合约尾盘收于8106元/吨,较上一交易日回落20元/吨,大盘仍稳定运行在历史高位。

    ※ 近期国内豆粕升势难续,间接支撑豆油市场抗跌底部区间

    进入本周,随着外部市场进入弱势振荡区间,国内豆粕行情跟盘缓慢回落;同时,生猪养殖业恢复前景令人担忧,加之其它粕类饲料原料的替代影响,相应加重油厂对库存豆粕的出货意愿。截止到本周二,国内普通(43%蛋白含量)豆粕出厂均价在2478元/吨,较上周五继续下跌37元/吨;但月环比保持趋升强市,油厂定价(均价)上涨了136元/吨。总体来看,进口大豆成本高企的支撑因素依然有效,特别是豆粕库存压力,以及压榨油厂的亏损压力均出现明显好转,都有助于稳定豆油市场的交投心理。

    ※ 进口豆油到港急剧下降,提振卖方定价意愿整体趋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受美盘CBOT农产品期价大幅攀高的直接提振,国际市场上的豆油采购价格不断上扬,而夏季我国油脂消费市场趋淡,导致进口买家大幅削减豆油采购数量,这也对近期的大盘走势带来间接支撑。中国海关总署周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2007年6月份进口豆油81,381吨,较上月258,273吨的进口量减少68.49%,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24.97%。

    正如JCI近期相关文章中分析过的那样,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独特的季节性(天气)特征,成为诱发内、外盘豆油市场潜在风险的热点,应继续关注美国主产区降雨和旱情的阶段性转换,防范外部市场行情突变,可能波及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的后续走势。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