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进入开花结荚期,此时期是大豆一生需水、需肥量最大的时期,为争取花多、花早,防止花荚脱落,为高产奠定基础,在田间管理上应主要加强肥水管理,供水供肥要充足。而从我省入夏以来气候情况来看,大部分大豆主产区气温异常偏高,雨水少,旱情持续发展,虫害发生严重,不利于大豆后期生长发育成熟,因此,建议广大农民及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抗旱防虫,防止旱情和虫害进一步加重,同时加强大豆的田间管理,确保今年大豆正常生长成熟,丰产丰收。
一、主要耕作措施
1、加强铲趟。在封垄前要加快铲趟进度,力争增加铲趟遍数,铲除田间杂草,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强土壤的抗旱能力。
2、清除田间大草。由于前期铲趟不净的杂草仍然会出现,这些杂草植株高大,生长发育快,与大豆争水争肥,严重影响大豆的正常发育,因此必须在8月上旬草籽形成前拔一遍大草,以利于大豆通风、透光,促熟增产。
二、加强肥水管理
1、喷洒叶面肥。在大豆花期进行叶面追肥。第一次要在大豆初花期进行,第二次在结荚初期,如施第三次,在大豆鼓粒初期进行,每公顷用尿素10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5公斤溶于500公斤水中喷施。也可因地制宜应用其它营养制剂或ABT生根粉等激素进行叶喷,加速大豆生育进程,促使大豆提早成熟。
2、适时灌水。开花期是大豆需水的关键时期,此时如土壤含水量降低,会引起花荚大量脱落,所以有条件的地方应根据干旱情况,通过打井灌溉、水车浇灌、管道喷灌以及人工降雨等充分利用现有水源进行灌溉,灌后即时松土,保墒蓄水。
三、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进行综合防治
干旱天气易造成虫害大发生,七月份是蚜虫大发生期,旱情也会加重红蜘蛛和食心虫的发生,目前我省西部地区草地螟已有大发生的趋势,因此要密切注意田间虫情,搞好预测预报,做好防治准备。
1、蚜虫。点片发生并有5--10%的植株卷叶或有蚜株率达到50%时,百株蚜量达1500头以上,天敌数量很少时,选用比虫啉、啶虫咪类药剂对水喷雾。
2、大豆红蜘蛛。当田间发现有点片发生时,选用阿维菌素类制剂进行喷雾。
3、大豆食心虫。在大豆封垄好的地块,在成虫发生盛期后1天~2天可用熏蒸方法防治成虫。可用敌敌畏乳油制成毒棍,每4垄插一行,每5m插一根,或用菊酯类农药常规喷雾。
4、草地螟。大豆百株有幼虫10头~30头,大部分幼虫3龄期前,可用菊酯类或辛?氰乳油常规剂量喷雾。
5、病害防治。对于大豆灰斑病、霜霉病等真菌性病害在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胶悬剂5000倍液防治。大豆菌核病。选用咪鲜胺类或菌核净药剂于发病初期,即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喷一次药,隔7~10天进行第二次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