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年我国油菜籽的收购价上涨了50%,但国内油脂企业却陷入了“不增市场”的困境。
昨日,中国食品产业网发布食用油安全预警,指出在大量进口油料、国外企业的冲击下,本土油脂企业正在节节败退,食用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众多油脂企业和有关专家纷纷建议,各界应尽快提高对油料市场的重视,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恢复生产,保护本土油市,维护食用油市场安全。
安徽省从事油菜籽加工的安徽光明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光明告诉记者,“光明油脂”年产值1.1亿元,年油脂加工能力6万吨,其中4.9万吨是从南美等地进口的,本地原料还不足12%。
据了解,过去安徽省数得上的油脂加工企业一度达到70家,但现在只剩下10家。沿海的油脂企业基本上都是外资,他们正在逐步进入内地,瓜分中国油脂市场。
另外,国内外价格倒挂引发进口增长。虽然国际食用植物油价格涨幅达30%-45%,但从去年4季度到今年,国内植物油价格仍一直高于国际市场,导致植物油大量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