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婺源生猪规模养殖状况调查与思考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5-28  
     2006年江西省婺源县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达30%,在全省显然属畜牧业欠发达地区,近几年全县出栏生猪徘徊在10万头左右,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其中40%来自专业养殖,农户家庭散养的比例正在逐渐下降。笔者就婺源生猪规模养殖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现就其现状、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规模养殖的现状养殖专业户的数量及养殖规模全县共有生猪养殖专业户121户左右,其中年出栏100头以上的57户,年出栏500头以上的7户,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11户。

      养殖专业户的分布状况以东南乡(粮食主产区)为主,西北乡次之。其中紫阳镇占40%左右,中云、江湾、太白、镇头等乡镇占40%左右。

      养殖模式以山上种果、山下养猪和库中养鱼、坝上养猪为代表的生态养猪场屈指可数,采用传统养殖方式的专业户占大多数。

      非自繁自养模式占大多数,完全实行自繁自养的只有近10家,大多数仔猪都是靠从外地引进,无固定的基地,品种混杂,品质良莠不齐。

      规模养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规模养殖专业户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生猪生产经营方式,加快了科学养猪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改变了传统的散养模式,为最终实现生猪养殖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提高了畜牧业的关联度,带动了粮食、果业、饲草等种植业和运输、技术推广、产品销售等服务业的发展。

      保障了婺源的肉食供应近年来,随着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生猪分散饲养的规模急剧减少,一个时期以来,我县一度成为生猪进口县,专业养殖的兴起,极大地丰富了全县肉食市场的供应量,保障了市场的稳定。

      提高了养殖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规模养殖能降低成本,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让一部分农民找到了新的致富途径,很多农民开始尝试猪果结合型、猪鱼结合型生态养殖模式,走生态效益型可持续发展之路。

      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业养殖远离村庄,改变了人畜混居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了农村卫生状况,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农村小康社会的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存在的问题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全县没有一处原种猪场,大多数专业户饲养的生猪都是当地的土杂品种,生长缓慢,经济效益低下。少数几户母猪饲养专业户生产的全是内三元仔猪,并且数量少,品质较差,根本满足不了发展规模养殖的要求。

      科技含量低,管理滞后大多数养猪专业户缺乏全面的饲养管理技术,全县120多户养殖专业户基本没有生猪养殖档案及生猪防疫档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制度不全;饲养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加上栏舍结构简单,生猪品种较差,饲料品种单一,很难获取养猪的最大利润,极大地制约了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和产业化的形成。

      农户环保意识不高随着规模养殖户的增多,其环保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多数农户养猪根本没有环保意识,直接将粪便及其废弃物排入江河小溪或随意露天堆放,臭气熏天,严重地影响了周边人民的正常生活,无需几年,个别村庄的地下饮用水将受到严重污染(主要是磷和亚硝酸盐),给当地村民造成严重的饮水困难,将严重危害当地村民的身体健康;氨氮和重金属对周边土地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抗市场风险能力薄弱我县生猪养殖规模小而分散,没能形成产业化规模,农民全部靠单打独斗闯市场,没有固定的购销市场,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就有亏损或破产的危险。

      发展婺源养猪业的有效途径发展生态养猪小区要积极引导农民打破传统的养殖模式,规范现有的养殖方式,走出庭院,变零星散养为规模集中养殖。把养殖小区建设与畜牧业结构调整和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紧密结合,突出养猪优势和特点,正确引导。按照“统一规划,分户建设,分户经营”的理念,充分利用东南乡较为平坦的荒山草坡,科学布局,把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小区建设规模要适度,要相对集中,做到人畜分离,方便管理。以3平方公里设立一个养殖小区为宜,每个小区可以是一户或联户,但养殖规模、规划应控制在1万头~3万头以内为宜。禁止在有旅游景点的乡镇、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县级公路1公里范围内建畜牧养殖小区。

      创新养殖模式,发展生态养殖,提高综合效益

      创新养殖模式,为全民创业提供平台,发展五型农业:企业和农户共同投资型、企业投资农户享用型、农户自主经营型、国家部门参股经营型、农户果园经营型。小区要高度环保,投资一些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对畜禽粪便、废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逐步与国际接轨。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贯彻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综合生态养殖,将种养业有机结合起来,相互利用,以提高综合效益。如将粪便进行干收集,粪水及尿沉淀后用于生产沼气,沼液用来养鱼、浇灌果园及其他农作物等都是简单易行的好办法。总之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是养殖业与种植业相结合。

      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生态养殖,打造生态品牌

      婺源是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区,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优势,就是一块牌子,要用好这一优势,发展生态养殖。由政府牵头,抓好三件事,一是抓好标准化建设。制定和完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完善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二是抓好产品质量的合理监管。从猪舍、品种、饲料兽药投放、疫病防治到产品检疫检验及生产过程实行全程监管,建立和实施农产品监测制度。三是抓好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制定婺源县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切实做好养殖小区的畜禽及其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各养猪小区应在栏舍建设、引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生产的全过程,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行凭证(《动物防疫合格证》)养殖,执行无公害生猪养殖的技术规程,生产无公害的生猪产品。

      成立婺源县生猪产销合作组织由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为前题,将全县的养猪大户组织起来,成立生猪产销合作组织,做大做强生态生猪产业,最终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或由龙头企业牵头,提供良种仔猪、饲料、技术等服务,由农户负责饲养,产品由公司负责回收的“公司加农户”的生猪产业化养殖。

      政府扶持,做大做强做优建立生态养殖小区是由传统畜牧业向集约化、现代化畜牧业转变的重要一步,难度很大,需要政府扶上马、送一程。一是县财政、老建办、开发办等部门要加大对生猪生产发展的资金扶持。二是县农行、农信社等金融部门要敢于创新,打破过去的贷款模式,对可信赖的饲养户增加贷款额,加快农村规模化养猪的发展。三是农业部门要继续提高服务质量,坚持领导、技术人员对养猪小区和养猪户的“挂点服务”制度。

      加强培训,普及科技,为小区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实行小区养殖,集约化程度较高,生产和防疫等各项技术要求也高,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技术培训,强化科技推广,不断将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荐推广到饲养户,提高小区内各养殖户的科技素养和饲养、防疫等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健全服务体系的工作尤为重要,这也是政府部门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方面。

      加高养殖招商门槛,加快发展畜牧加工业

      加大招商引资、内联外引力度,凡来婺源从事生态养殖的企业,其饲养的动物必须全部或一半以上在婺源屠宰或加工后,再销往外县市场。努力引进外商来婺源发展生猪屠宰加工业、饲料生产等产业,延伸产业加工链,发挥养猪业的综合效益,提高养猪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