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去年11月启动减产120万桶/天的计划,今年2月再次减产50万桶/天。在全球能源专家们的呼吁下,欧佩克的减产行动似乎终于告一段落了。虽然欧佩克的减产并没有立即托起油价,但该组织对于高油价的“捍卫”行动致使全球油价保持在50美元上方稳定运行。
国际能源署(IEA)在5月11日发布的报告中,预测欧佩克在今年第二季度的日原油供应量达到2930万桶,方可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在第三、第四季度,这一供应量更是应高达3050万桶和3100万桶——这一供应量相当于欧佩克供应量的顶峰状态。总体来看,在未来大半年里,欧佩克任重而道远的供应吃紧问题,可能把全球能源消费商拖入了一种窘境之中。对于投机基金而言,原油市场却俨然成为他们一片乐土。
由于欧佩克的减产以及消费的增长,OECD(经合组织)原油库存的情形也不容乐观。一季度的OECD库存以每天93万桶的速度在下降。自2006年第四季度以来,OECD库存就已经开始急剧减少。IEA指出,最糟糕的是,汽油库存几乎在OECD国家的每个角落都在下降。
长期看,正在崛起的“金砖四国”以及一些快速增长的经济体,给能源消费带来新的增长点。
GDP增速高达10%左右的中国,正在崛起的俄罗斯,亦步亦趋的印度以及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带来了稳定且大量的能源消费增长。对于这种能源需求增长区域的转化,通过比较布伦特(BRENT)与西德州中质(WTI)原油的差价变化便可以略知一二。
自2007年3月初以来,对全球油价影响力达到70%的布伦特原油价格一直相对WTI原油价格保持着升水(WTI原油的影响区域限于北美地区为主)。这种升水结构便是对于区域性供需情况的一种最好体现。“五一”之后,尼日利亚武装冲突所导致的该国供应量下降也使布伦特原油溢价现象日趋严重。
综合这些或长期或短期抬升油价的因素,再加上夏季旅游季节的来临、消费高峰的出现,原价似将成为脱缰的野马,以后可能将难以看到低于50美元的油价,而100美元成为了大量投机者们未来几年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