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分析:盘面弱势 现货高价位有虚涨成分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5-09
     业内普遍关注的五一长假期间的美盘表现不尽如人意,在持续上涨两天并创下两周的新高后,大豆期货收盘不断下跌,周一,CBOT大豆期货在玉米期货下跌的不利情况下收低,7月大豆合约跌5美分,报742.5美分,周二的国内大连市场仍处于振荡整理区间,各方相对谨慎,成交清淡,等待美盘的方向性指引,后市外盘天气市炒作迹象将愈发明显。

     盘面的弱势表现对国内现货市场影响较大。国内豆粕现货行情在节后的第一天表现趋稳,与节前价格相比涨幅在20-30元/吨左右,也有少数地区价格基本与节前持平,但出货清淡,成交不多,据了解长假期间成交量普遍一般,局部地区成交不错,相对而言,北方地区豆粕销售压力较明显,油厂开机率较低,山东地区不少油厂在节日期间都停机。

     周二国内豆油价格较稳,局部报价小幅上扬,由于棕榈油价格以及外盘豆油成本上涨的影响,预计豆油报价仍有上调的可能,对豆粕市场将构成一定压力。

     进口大豆方面,根据海关数据,3月份国内进口大豆数量为210.97万吨,1-3月共进口571.8万吨。4月份估计进口数量在250万吨左右。5月份预计270-280万吨,以广东为例,4月份广东已卸5船进口大豆,5月将有8船进口大豆抵粤。不难看出,后期油厂原料供应压力仍较大。

     此外,4月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达到4650万吨,其中国产大豆供应量1550万吨,进口大豆供应量3100万吨,2006/07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预计达到3680万吨,较2005/06年度增长210万吨,其中包含650万吨国产大豆榨油量,以及3030万吨进口大豆榨油量。

     综上来看,国内豆粕现货市场缺乏有力支持,对于目前油厂较高的报价,业内有人士认为存在一定的虚涨成分,需要关注厂家的实际出货量,短期由于有前油厂期合同,价格也较难下跌,但如果期货市场继续较弱,现货成交上不来,粕价也会出现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