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外盘高调依旧,国内豆油行情止跌走强
截止25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主力7月大豆合约收报735美分/蒲式耳,价格收低2.75美分/蒲式耳;同日,CBOT主力7月豆油合约收报32.75美分/磅,回落51个基点。周二,美盘在技术面超跌反弹的拉动下强劲收高,对国内豆油期、现货市场带来利多提振,按目前外盘期价折算,今年6月对华装船的进口大豆,后期到国内港口的完税价格在3100-320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创下三年来的高点;同船期进口毛豆油的到港成本达到7350-7400元/吨,周比涨幅为50-100元/吨,也升至近三年高位。
24日之前,美国CBOT大豆期货合约连续三周下挫,随着技术性买盘的入市,加上国际原油期货重返年内高位,均对豆油期货盘面构成有力提振,同样也成为国内连盘豆油期价上涨的重要支撑。26日电子盘,国内大商所(DCE)豆油期货跳空高开,主力0709豆油合约开盘价格达到6996元/吨,这也是今年以来的第四高点。不过,值得注意地是,盘中豆油合约走势乏力,未能突破当日高点即开盘价格,这表明市场观望情绪较浓,可能与美国玉米播种进度同比迟缓有关。
单从成本趋势来看,国内连盘豆油期价显然被市场低估,这一方面表明外部市场的支撑相对单薄,基本面格局的潜在利空令人担忧;不过,另一方面而言,在豆粕期、现货价格低位徘徊的同时,一旦美盘大豆期约再度回升,国内连盘相关品种期货仍有望继续扭转颓势。
供需格局短期偏空,节前豆油涨价步履维艰
中国海关总署新近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期间,我国进口大豆油脂到港数量同比激增;其中,2007年1月至3月,国内总共进口大豆571.8万吨,较去年同期的541万吨提高5.39%,这也是有史以来同期进口的天量。另外,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植物油总量达到169.9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45.8万吨提高16.6%,也创下历史同期纪录;其中,一季度国内进口豆油数量达到581147吨,同比提高4.25%.
从供应面来看,国内压榨、精炼油的原料供应依旧充裕,前期豆粕整体库存过剩积压,小包装精炼油节前的集中备货,造成各地散油货源短期偏紧,但终端消费市场的实际成交并不活跃。
由此来看,尽管国内豆油市场期、现货价差明显拉大,但油厂提价散油还需要外盘的后续提振,特别是来自基本面的有效支撑,预计短期内大盘仍将以高位箱体整理走势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