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大豆有望企稳反弹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4-27  
     4月份以来内外盘大豆期价展开了一波深幅下跌行情,直到本月最后一周才止跌回稳,CBOT大豆705合约在700-710美分附近获得支撑,回落空间受到抑制。连豆和豆粕主力709合约本周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且在周四强劲反抽,构筑近期底部区域,技术走势转强。后市美国中西部作物产区的天气变化将主导大豆走势,内外盘大豆期价在止跌企稳后有望振荡盘升。

    天气因素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进入4月份,美国作物进入春播期,由于本月美国中西部玉米产区降雨较多,阻碍田间作业,导致播种进度缓慢。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数据显示,截至4月22日美国玉米播种仅仅完成了11%,比去年同期22%的水平落后了11个百分点。玉米播种期大致在4月中旬到5月中旬,过了这个季节,农场主将会把部分玉米地转种大豆,使得大豆播种面积可能比先前预期增长,给大豆期价带来偏空影响,这成为本月美豆期价走低的主要影响因素。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这种不利天气在大豆播种时候出现,也将导致大豆播种进度滞缓,降低大豆实际播种面积,成为后期市场炒作的潜在利多题材。目前美国农场主正竭尽所能抢种玉米,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此增彼减的幅度仍有较大变数。

    近期影响市场的利空题材体现在本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偏高以及南美新豆上市的季节性供应压力上。美国农业部在本月供需报告中预计2006/2007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达到创6.15亿蒲式耳,库存的高企显示供应充沛。而南美新豆的收割正在进行,预计到4月底巴西新豆收割将接近完成,而阿根廷大豆收割也将接近40%。巴西新豆产量可能达到5880万-600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也有望达到4550万吨。庞大的南美大豆季节性供应压力也在本月行情的回落中得以体现。

    从利多方面看,尽管目前是大豆供应的旺季,但消费需求的刚性增长也是较强的,尤其是来自中国、印度和欧盟等地区的进口需求在逐年增长。美国农业部和中国粮油信息中心皆预计2006/2007年度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将在3000万-3100万吨之间,比上年度增长10%-15%。同时,大豆制品豆油在生物燃料领域的消费拓展也有助于大豆压榨消费的增长。另外,目前美国大豆和玉米的比价仍低于2.0,种植玉米的效益较高,足以吸引农场主种植更多的玉米,即使遇到天气原因令播种进度滞缓,可能导致玉米面积较原先预期下降,但也不足以改变玉米面积增长的趋势,即今年玉米播种面积比去年大幅增长将是确定无疑的,变数只是增幅的多少,这也意味着大豆的播种面积必然下降。待春播结束后,播种面积的下降使得今年秋季美国大豆具备产量下降的预期,市场将会重点炒作该因素,若有不利天气变化,则将推动美豆期价走出主升行情。

    从国内市场看,大豆现货价格总体保持平稳,长春地区本周的收购价保持在2940元/吨,齐齐哈尔收购价在2720元/吨,佳木斯收购价为2800元/吨。山东地区的大豆入厂价为3000元/吨,进口大豆成本则在3100元/吨上下。受进口成本的支撑,国内大豆价格较为平稳。大豆制品豆粕价格经过本月中旬的疲弱之后,本周渐趋平稳,饲料企业节前备货采购支持了价格,近两日北方哈尔滨地区豆粕成交价在2280元/吨,山东为2250元/吨,广东为2230元/吨,较上周末和本周初略有上涨。四级豆油的价格在山东和大连地区达到7400元/吨,广东地区则为7250元/吨,呈现先扬后抑态势,但仍比月初有较大涨幅。按照目前的大豆成本和制品销售价,油厂的理论压榨亏损在每吨100元左右,这使得大豆制品豆粕的下跌压力减轻。

    从期货市场看,连豆和豆粕本周抗跌性较强,多头买盘较为活跃,连豆和豆粕9月合约走势转强,构筑了近期底部。同时,大豆和豆粕9月合约的差价围绕600点左右波动,预计因压榨利润低迷以及豆油涨幅趋缓,大豆和豆粕的差价有缩小的可能,这为套利交易提供了机会。

    后市方面,CBOT大豆当月705合约期价经过近一个月的回落之后,释放了利空因素的压力,期价在700美分有较强的支撑,预计后市将振荡盘升到750-780美分附近,若有不利天气配合,则有望进一步拓展上升空间。大连大豆709合约期价在3000一线支撑较强,后市经过整固后,交投区间将随外盘走势而升至3200-3300区间。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