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国内港口大豆价格回落的国际因素探悉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4-25  
     上周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为3100元/吨,下滑40元/吨。截止4月20日,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库存超过300万吨。我国近年进口大豆为2800万吨,主要来源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其中美国900万吨,巴西1100万吨,阿根廷700万吨。

     导致国内港口大豆价格回落的国际因素:一是南美大豆收获上市,巴西已收获80%以上,阿根廷也收获30%多。据阿根廷罗萨里奥交易所称,阿根廷大豆农户可能因为洪涝灾害而损失200多万吨大豆。阿根廷农业部预计今年大豆产量达到4560万吨,高于上年的4050万吨。

     二是由于降雨,美国玉米播种延期,一些想播种玉米农民转而播种大豆,可能导致大豆播种面积增加。在美国农业部3月30日的播种意向报告显示,玉米的播种意向达到9045万英亩,这是自1944年来的美国玉米播种最高纪录,大豆的播种面积只有6714万英亩,比上一年减少了830万英亩。但是,美国玉米主产区低温潮湿天气情况,给玉米的初期播种带来了不利影响。根据美国农业部截至4月13日统计,美国玉米的播种完成3%,而其五年的平均水平为5%。如果玉米不能及时行播种,剩余的土地在一个月后就只能播种大豆或是选择其他作物。

     4月20日美国天气评论说,据气象机构DTN预报,下周前半段美国中西部作物带西部将再次形成中到大范围降雨,届时雨量将达1英寸左右,而且降雨带在下周还将向东移动,这使得俄亥俄河谷、伊利诺斯南半部地区也将出现明显潮湿天气。新一轮降雨天气将使下周前半段的美玉米播种工作进一步延误。

     由于压榨需求增加,预计2006/07年中国大豆进口数量继续增加。北京4月17日消息,业内人士预计,中国截至9月年度的大豆进口量将达到创纪录的3100万吨,上年度增长15%。CBOT交易所官员称,中国代表团将于5月14日签约采购美国大豆,但大豆数量还不确定。去年5月份中国代表团曾在访美期间签约采购了498万吨美国大豆。

     本周国际大豆期货价格收涨,交易商称,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周四(4月19日)收涨,5月大豆合约收升2-3/4美分,至每蒲式耳7.18-1/4美元,7月合约涨2-3/4美分至每蒲式耳7.35美元。大豆上涨,主要受豆油反弹带动。5月豆油期货收升0.49美分,报每磅31.56美分,远月合约上涨0.20-0.49美分不等。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在过去的30年当中,美豆价格基本围绕500-900美分/蒲式耳波动,中轴为700美分/蒲式耳。目前价格位于CBOT大豆价格波动区域的上档位置。

     自1977年至今的30年间当中,CBOT大豆价格曾出现过六次高峰,分别出现在1977年、1980年、1983年、1988年、1997年和2004年,均推动CBOT大豆的价格冲高至1000美分/蒲式耳左右。这样价格波动模式,与北半球大豆的生产是密切相关的。4-6月是北半球大豆的种植期,此时市场主要关注当年大豆的种植面积,而9-11月出现的价格高峰,与大豆收获的产量水平相关联。

     通常,在一个相对正常的年份中,北半球大豆价格4-6月或者9-11月的高点,会在未来一到两个产季当中对价格产生压制作用。同时,这两个时期的高峰会相互抑制,即如4-6月间出现高峰,那么在本年度9-11月间,就难以再次形成明显的高峰。反之也是如此。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