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大豆市场 » 正文

全球油籽一周要闻:美国大豆价跌,天气市炒作在所难免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4-23  
     截至4月20日的一周,全球油籽市场互有涨跌,其中美国大豆价格继续下跌,主要是受到南美大豆上市的压力。

    截至周五,芝加哥近期大豆期货合约比一周前收低5.4美元,美湾黄大豆报价每吨收低3.2美元;巴西大豆报价收高5美元,阿根廷大豆价格持平,中国大豆价格每吨下跌8.4美元。加拿大油菜籽期货价格上涨8.8美元。

    自从CBOT大豆期价在2月底创下800美分的高点之后,大豆期货一路震荡下行,这主要是因为南美大豆上市带来季节性的压力,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的产量供应高于预期。另外近期出台的库存报告显示美国大豆近期供应绝无短缺之虞。最后,随着美国春播季节到来,美国玉米播种开端迟缓,令人担心大豆播种面积可能会比3月30日美国农业部播种意向报告的预测高出100万英亩。

    但是随着大豆价格比2月底的高点下跌10%以上,技术面的反弹要求呼之欲出。而且近期美国国内的大豆压榨需求也出现改善,限制了大豆价格的进一步下跌空间。

    美国油籽加工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份压榨了1.48亿蒲式耳大豆,高于2月份的1.308亿蒲式耳,也高于2006年3月份的1.429亿蒲式耳,比业内预估高出300万蒲式耳,反映出当月的压榨需求坚挺。

    过去一周里美国玉米种植带的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天气有利于玉米播种,长期天气预报显示5月初中西部玉米种植带可能出现炎热干燥天气,这有助于缓解人们对玉米耕地转播大豆的担忧,也支持大豆期货止跌反弹。

    分析师们也指出,市场近期关注的焦点在中国豆粕需求疲软,以及南美大豆供应庞大这些季节性的利空因素。但是从中长期角度看,大豆播种面积降低,必然导致2007/08年度的大豆产量和供应量紧张。以美国新豆为例,如果2007年大豆平均单产接近42蒲式耳,那么2008年8月底美国大豆的期末库存将会只有2.27亿蒲式耳,相比之下, 2006/07年度的期末库存为创纪录的6.15亿蒲式耳,2005/06年度期末库存为4.49亿蒲式耳。因此不难想象,大豆播种以及生长季节期间,大豆价格很可能剧烈波动。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行业动向是,美国CHS公司官员在向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作证时表示,该公司在寻求使用豆油生产可再生的柴油,有可能在蒙大拿以及堪萨斯的石油精炼厂使用豆油来生产生物柴油。根据目前美国税务局近期的一项规定,通过精炼厂的热聚法生产的生物柴油也能够享受到每加仑1美元的减税。目前行业人士都在密切关注着这一动态,因为如果石油精炼厂利用豆油生产生物柴油也能享受减税补贴,必然导致豆油在生物柴油行业的需求急剧扩张,从而快速消耗目前非常庞大的豆油供应。

    其他消息包括,下周二加拿大计划发布2007/08年度的播种意向报告,交易商预计油菜籽播种面积达到1480万英亩(预测区间1430到1520万英亩),这可能是创纪录的高点,去年为1327.6万英亩。

    展望后市,天气以及实际播种进度仍然是主宰大豆市场的关键变数。考虑到美国以及全球新豆播种面积的下降趋势几成定局,而单产却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所以今年大豆期货市场对天气的变化将会比往年更为敏感,未来几个月里天气市的炒作在所难免。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