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4月13日的一周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收盘加速下跌,主要因为美国政府报告证实当前大豆供应充足,需求疲软;天气不利于美国中西部地区玉米播种,可能意味着农户将会把耕地转播大豆,给大盘带来压力。
过去一周大豆走势明显弱于玉米,这主要因为中西部地区近期的气温低于正常水平,不利于玉米作物播种和出苗。如果美国种植户在5月中期之后仍没有完成播种玉米的计划,就很可能选择改种大豆,因为过了5月中期后播种的玉米的单产将达不到潜力水平,因此目前的天气对于玉米具有利好支持,而对大豆具有潜在的利空影响。
周初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月度供需报告也构成了利空压力。报告显示2006/07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为6.15亿蒲式耳,高于业内预估的5.85亿蒲式耳,这是由于美国大豆出口比上月调低2000万蒲式耳,国内压榨也调低 1500万蒲式耳。
与此同时,美国农业部预计2007年9月底全球大豆期末库存达到创纪录的6102万吨,高于上月预估的5750万吨,调高的主要原因为南美产量上调。
随着南美大豆上市高峰到来,加上头号买家中国的国内豆粕库存积压,导致美国大豆出口销售连续创下年度低点。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玉米价格已经止跌回稳,将会封杀大豆价格的下跌空间。今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将会大幅降低,这同样有助于对大豆价格构成底部支撑。
从技术面看,5月大豆支撑位于722美分,阻力位于746美分。下面是对过去一周行情的汇总。
4月9日,大豆期货收盘大幅下跌,主要因为玉米和小麦尾盘跌至盘中低点,加上基金抛售大豆期货,以及原油期货暴跌,给大豆带来沉重压力。
4月10日,大豆期货收盘下跌,主要因为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库存数据利空,加上美国春季玉米播种可能延迟,这会导致大豆播种面积提高,也对大豆构成压力。
4月11日,大豆市场期货收盘上涨。市场认为玉米大豆价差已经有点过头。
4月12日,大豆期货收盘下跌,主要是受到投机资金抛售的压力。
4月13日,大豆期货窄幅涨跌互现。美国小麦和玉米走强,抵消了天气的利空压力。
4月13日收盘时,5月大豆合约比一周前下跌了22.5美分,报738美分/蒲式耳;7月合约跌了22.25美分,报755美分/蒲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