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大豆市场短期将继续维持振荡调整走势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4-12  
     4月上旬,国内东北产区大豆市场购销有所好转,但市场观望气氛仍较浓,买卖双方心理矛盾心理有所弱化,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局部地区有所回落。周末,黑龙江地区大多集中在2800-2900元/吨左右,总体保持相对稳定,局部地区有所回落。近期产区大豆行情受到国际行情的影响较大,但回落的幅度即相对较小。

     主要原因一是国内产区农民大豆存量已很少,大约在15%左右,上市量不大;二是近期国际行振荡下滑,不仅影响了农民的心理,也影响了经销商的心态,还影响到加工企业的看法,因此市场短期都在观望,等待行情的明朗;三是目前经销商手中的大豆存量不少,对后市行情普遍看涨,而且普遍期望行情有所上涨,手中大豆出库销售不积极;四是由于进口大豆暂时处于高位调整态势,关内地区加大了对进口大豆的采购,减少了对东北豆的需求;五是铁路运输费用提高,影响到关内地区大豆成本价格提升,采购国产大豆的意愿有所减弱;六是大豆高位面临本身行情调整,也面临国际行情的压力;另外,近期行情的有所调整和国际行情的回落,促使部分农民和经销商加大了销售,同时,收购方也趁机下调价格。

     进入4月以来,国内大豆销售市场行情总体稳中有所波动。国产油用大豆销售价格东北产区在2800元/吨左右,大多回落20-50元/吨;辽宁、山东、河北地区在2950-3050元/吨,稳中有落。国内大豆销售价格有所波动,主要是受到产区大豆价格振荡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进口大豆的影响。

     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格稳中有升,上旬末,港口分销价格在3100-3150元/吨,相比3月下旬末提升100元/吨。主要是本旬前期进口大豆有所上涨。

     上旬,进口大豆到国内港口车船板价格先升后落。上旬末,美国大豆到港车船板价格在3220元/吨,相比3月下旬末下跌43元/吨;南美大豆到港车船板价格在3148元/吨,相比3月下旬末上涨72元/吨。

     近期国际行情波动较大,上月下旬国际期货行情基本上呈一路上涨,而进入本旬则先大幅下跌,后反弹上涨,再趋于振荡。上周四CBOT大豆期货市场收盘下跌,其中5月大豆收低0.5美分,报760.5美分/蒲式耳;7月大豆合约收低0.50美分,交流请联系QQ540261571,报777.25美分/蒲式耳。期货下跌,主要是受美国农业部公布玉米面积报告相比先前市场预期大幅增加的影响,玉米价格大跌拖累大豆价格了跟随下跌。出现反弹回升的主要原因是大豆面积低于市场预期,利多因素刺激,另外还有运输因素等。

     国内大豆市场处在十字路口,短期可能继续振荡,但长期仍以振荡趋升为主。

     一是国内外市场大豆供应有趋紧趋势。一方面,据美农业部(USDA)3月供需报告预计,2006/07年度全球大豆产量达2.2840亿吨,需求总量2.2278亿吨,年度大豆供应略显宽松;但由于市场普遍预期今春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将大幅下降,可能导致下年度大豆供应趋紧。另一方面,国内大豆存量很少,今年播种面积预期降幅较大,后期国内产区供给不足现象将越来越突出,特别是食用大豆的供给偏紧,而食用大豆消费需求增长较快。

     二是天气和能源继续成为市场炒作因素。一方面,从全球来看,历来天气和能源均是市场炒作的两大因素,当前南美大豆收获期的降雨,影响收获,近期美国播种期的降雨影响到播种,以及干旱天气对大豆生长的影响等都是市场炒作的生大因素。另外,国际能源紧张,能源炒作的机会较大,中东局势对石油价格的刺激因素继续存在。另一方面,国内大豆播种尚未开始,但由于相比较玉米管理粗放,比较效益高于大豆,预计国内大豆播种面积将继续减少,国内能源紧张趋势更强,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对国内石油价格的影响很大,相应作为生物柴油原料之一的豆油也受到刺激。

     三是国内需求旺盛,行情主要受国际市场影响。一方面,国内大豆需求强劲,据预测,2007年中国大豆压榨产能继续增长,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将超过3000万吨,高于去年的2827万吨。豆油进口量预计也将比去年增长近30%,达到甚至超过200万吨。养殖业好转,效益提升,豆粕需求也将呈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在需求增长的同时,大豆主要靠进口解决。目前国内大豆产量很少,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大部分需求要靠进口解决,而国际行情主要受少数出口国调控。

     四是现货压力沉重,短期弱势明显。一方面,大豆供给压力较重。美国2006至2007年度的大豆结转库存将达到5.95亿蒲式耳,处于历史高位。南美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今年又喜获丰收,且增产幅度较大。根据目前最新预测数据统计,预计这两个国家的大豆总计较去年增产接近1000多万吨。如此庞大的现货供应完全可以满足本年度的需求,就算是美国和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下降导致预期减产,总体上来讲大豆供应也难以出现紧张的局面。由此可见,在9月份到来前,国内乃至全球的现货会因为供应的充足而较大可能呈现回落态势。另一方面,大豆播种面积可能不会变化。美国农业部的作物种植意向报告对大豆利多对玉米利空正在延续之际,市场则因天气因素可能造成玉米播种延误,部分地区田块将不得不转种大豆,开始采取买玉米卖大豆的套利操作,这无形之中对大豆构成压力。其实美国农业部的预测是在3月初前后通过调查作出的播种面积预测,当时玉米和大豆的价格与现在相差巨大,特别是报告出台后,玉米连续暴跌两个停板,大豆还在上涨,这样就导致种植大豆收益与玉米收益悬殊不大,后期大豆面积增加将不可避免,这也对大豆构成压力,同样国内也存在类似情况。

     五是后市大豆市场震荡可能加剧一方面,因为全球大豆市场供应正处于关键的转折期。由于今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预计显著降低,美国以及全球大豆供应面很可能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2006/07年度的供应充足转变下一年度的供应紧张。不过,如果美国大豆价格上涨,可能刺激南美大豆种植户的积极性。因此,芝加哥大豆市场可能迎来剧烈波动的阶段。另一方面,今年夏季的天气将会十分关键,因为随着大豆播种面积的剧减,单产成为市场关注的主要变量,而影响单产的关键因素是天气。同时,中东局势也是很不确定的重要因素。

     六是运费提高具有利多也有利空。一方面,铁路建设基金的恢复征收,提高了东北产区大豆的运输成本,整体提升了大豆成本价格,使得后期东北产区销往全国的大豆成本价格有所提高。同时,在大豆价格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必然促使经销商和油厂压制价格收购。另一方面,东北产区大豆运输费用的提高,又减弱了关内地区对东北大豆的采购,也促使关内加工压榨企业更多的使用进口大豆,东北大豆在关内的竞争力降低,与进口大豆的竞争力也下降。

     后市重点关注美国天气状况与播种面积变化,南美大豆出口情况,国内大豆播种期天气与面积变化,中东局势变化等。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