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面积锐减,外部市场抗跌基调将续
3月底,美国农业部发布作物种植意向报告,2007年美国大豆种植户计划播种6710万英亩大豆,比2006年降低11%。如果成为现实,这将是1996年以来的最低播种面积。由于美国燃料乙醇产业的加工需求逐年激增,加上政府的积极推动,使得农户对玉米的播种意愿大大增强,由于主要的种植带相同,这也导致今年美国的大豆播种面积明显减少,从而造成大豆、豆油的供应量同步下滑,有助于限制相关品种期货的下跌空间。当然,随着美国农产品期市进入天气市场,最终的作物面积很可能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值得关注。
外盘期市价格保持高位,国内豆油价格受到支撑
截止5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主力5月大豆合约收盘价在760.5美分/蒲式耳,较上一交易日微跌0.50美分/蒲式耳;同日,CBOT主力5月豆油合约收报32.42美分/磅,微跌0.15美分/磅,仍处于近34个月来的高位。6日,因为庆祝“复活节”,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休市一天,这也使得周四盘中的交投人气较为谨慎。不过,2日电子盘中,CBOT大豆及其制成品期货全线飘红。受外盘市场带动,国内市场交投人气有所活跃,这也支撑国内油厂抬高豆油销售价格。
散油掺兑市场转旺,豆油价格面临续阻力
每年的春节之后,国内食用油消费弹性将明显衰减,近期各地小包装豆油的明显降价,主要就是受到终端买盘疲软、中间商库存难销带来的利空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成品油销售进度迟缓的同时,随着大部地区气温的明显回暖,高熔点精炼棕榈油的掺兑需求开始增多,随着散油市场上的豆油销价“水分”加大,油厂、中间商之间竞价抛售的风险也明显趋增。另外,值得一提地是,今年以来,国内进口植物油到港势头强劲,据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1月至2月期间,豆油、菜油、棕榈油的进口总量达到115.5万吨,较去年同期提高32.04%,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综合分析,当前国内油脂市场基本面偏空,需求不振、供应趋增,可能部分抵消内外期货带来的趋升指引,预计卖方继续拉抬豆油价格的空间将相对有限,但大盘短期内同样也难以出现大的下降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