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豆粕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一方面,目前豆粕现货价格仍下一年多来的高位区间
从2006年3月上旬以来,国内的豆粕均价在今年的2月底再次攀升到了2500元/吨的水平,并且维持到现在。我们知道,豆粕的价格主要与压榨大豆的成本、豆油价格、以及终端养殖业需求等因素有关。第一季度向来是豆油和养殖业的淡季,而进口成本自然成为左右豆粕价格走势的关键。近两个月国内进口大豆成本继续高企,4月进口大豆的成本价格已经达到了3200元/吨左右,从CBOT大豆期货折算5月美湾到港大豆成本将达到3300元/吨,国内豆粕压榨成本将进一步上升,而国内豆粕价格的总体走势也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近期豆粕现货实际成本与盈利计算成本的比较
CBOT大豆期货的走执可以说是国内豆粕现货的睛雨表,在此次USDA种植意向报告发布之前,大部油厂都对其抱有一下的希望,试图借助报告对大豆的利多动力拉动国内疲弱的豆粕市场,在4月2日CBOT大豆期货大涨之后,豆粕现货跟涨20-30元/吨,而4月3日大豆期货大跌之后,国内大部分油厂却采取议价销售,并不公开降价。
目前国内豆粕市场油厂以及饲料企业心态不一,大部饲料企业普遍认为目前豆粕价格虚高,没有需求的支撑;但是油厂却认为豆粕价格过低,压榨利润无法保证。目前市场对于油厂利润有两种解释,其一,就是油厂普遍用的远期进口大豆成本计算豆粕平盈成,按照远期5月大豆完税成本3300元/吨,四级豆油7000元/吨计算,理论豆粕平盈成三在2600元/吨以上,那么目前部分油厂亏损额就将达到100元/吨左右;另一种解释就是按照目前市场销售豆粕所用的实际压榨大豆成本来计算,大豆成本基本的平盈成本在2310元/吨-2450元/吨。因此可以看出,前者预示着近期国内豆粕价格的整体走势,而后者则可以解释为何国内豆粕跟涨难跟跌的原因。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豆粕价格的走势依然要看进口大豆成本的“脸色”,而国内正处疫病高发期,养殖业的疲软以及庞大的豆粕供应压力抑制了豆粕现货价格的上涨,但是油厂出于利润的考虑降低豆粕价格的幅度也有限,CBOT大豆也是身不由己,在玉米以及能源市场的作用下剧烈振荡,一时间难以给国内豆粕市场明确的方向指引,但是USDA报告的利多因素仍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预计近期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仍将以跟盘振荡行情为主。
一周热点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场一周聚焦:雷亚尔汇率上涨,大豆价格连续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场一周要闻:原油市场暴跌,油籽市场涨跌互现
- 2021-03-19数据赋能养猪新时代! ——省饲儿燃启智能育肥新希望&养猪机器人下线仪式
- 2021-03-19中美外交峰会举行前,中国连续三天大笔买入美国玉米
- 2021-03-19阿根廷农户已预售1189万吨大豆和1910万吨玉米
- 2021-03-19截至3月17日,乌克兰玉米出口已达1500万吨
- 2021-03-19南美专家:2020/21年度阿根廷玉米收割工作完成3到4%
- 2021-03-19阿根廷降雨放慢玉米和大豆作物恶化速度
- 2021-03-192021年3月18日世界主要期货收盘价格一览表
- 2021-03-19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最新统计:对华销售总量同比增长1.9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