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分析:饲企仍需等待采购时机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4-04
     上周(30日),CBOT大豆期货对于USDA报告的反应大大出乎市场预料,部分油厂不得不再次下调其豆粕实际成交价格。然而,我们知道,CBOT大豆价格的下滑,主要是受累于玉米的大跌。而进入本周,CBOT大豆期货市场走出强劲反弹行情,期价收复上周五跌幅,最终各合约以上涨16-18美分收盘。但外盘玉米的利空尚未出尽,国内养殖业水平依然没有什么象样的恢复。因此,在外盘期价振荡的情况下,国内饲料企业仍需等待采购时机,具体分析如下:

    CBOT豆类市场行情反弹,国内豆粕价格相对稳定

    周一(2日),CBOT豆粕、豆油期价跟随大豆走势也都全线收高,修正性买盘为市场提供支撑。豆油期价日内再次创出合约新高点,5月豆油刺透33美分附近的双重顶阻力后触发预设止损买单,期价涨幅被拓展,但尾市大豆期价回落也使得豆油期价没能守住日内高点。豆粕当天的上涨仍主要是受周边强势品种的带动,投机买盘、技术买盘为其提供支撑。全天CBOT豆粕期货成产量约5.4万张,豆油成交约4.1万张。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在此番外盘大幅调整的过程中却表现的相对平静,截止目前,国内大部油厂的实际成交价格普遍下滑区间在20-30元/吨左右,目前国内主要沿海地区油厂的豆粕成交价格在2400-2460元/吨的水平。

    国内油厂利润微薄,限制豆粕价格下滑

    进入4月,进口大豆的到港成本已经达到了3200-3400元/吨水平,而豆粕和豆油的弱势运行,使得国内油厂的压榨利润一再缩水,按照进口大豆3200元/吨,四级豆油价格7000元/吨,理论豆粕平盈成本应在2500元/吨以上,可是按照目前的豆粕市场价格,油厂进口大豆的压榨亏损近100-160元/吨。据悉,在没有外围市场介入的情况下,油厂目前的利润水平限制了粕价大幅下跌的可能。因此,近期部分饲料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采购,然而真正的采购商机可能是CBOT玉米价格企稳的时候。

    玉米价格企稳之际,饲料企业采购时机将现

    目前,CBOT大豆和玉米的比价关系已经回归到历史的正常区间2.1-2.2,根据前期两者比价的区间在1.8左右,如果比价关系进一步趋于2.2,那么在玉米连续两个跌停之后,本该还有10美分左右的下探空间,但是当大豆逐步成为市场主角的时候,玉米可能从领跌的地位转变成跟涨的角色。当玉米价格企稳之时,就是国内饲料企业采购商机显现的时候。因为不管怎么样USDA大豆的种植面积报告中性偏多的属性仍然将维持到6月USDA实际种植面积报告之前,在次期间不能够排除大豆调整后的强势反弹。

    综合分析,国内豆粕市场在养殖业尚未恢复之前总体仍将维持弱势运行的状态,库存的压力依然是困扰油厂的一个问题。然而,压榨利润的水平使得国内豆粕价格下探幅度将十分有限,USDA的种植意向报告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挥其利多的影响,饲料企业可抓住此次难得的商机,在玉米利空出尽之时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