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预期2007年印度食用油进口量将会大幅提高,因为国内油籽减产,加上政府降低关税,以便控制通涨压力。近期印度通涨率略低于两年来的高点。
一周前印度行业团体COOIT估计油籽产量将会减少到2260万吨,低于2006年的2390万吨。印度炼油协会(SEAI)预计2006/07年度的食用油进口量达到510万吨,高于上年的440万吨。
本周分析师和交易商预计2007年中国植物油进口量将会比2006年提高15到20个百分点,因为政府鼓励农户种粮,这将导致油籽面积降低,这将迫使中国增加豆油和棕榈油进口,以便填补国内食用油供应缺口。此外,中国油菜籽减产,加上菜籽油出口增长,这也将导致中国对进口食用油的依赖性提高。
过去一周里原油市场上涨到了每桶62美元上方,创下了三个月来的最高收盘价格,这有助于生物燃料的需求前景改善。不过当前美国的生物柴油产量令人失望。
美国统计调查局本周的报告显示,2月底美国豆油库存为33.18亿磅,高于预估的32.24亿磅,这反映出豆油在生物柴油行业的用量低于预期。
其他数据包括,截至3月15日的一周,美国豆油净销售量为10,100吨,略高于业内预估的零到10,000吨。累计销售量达到全年目标的54.5%,五年同期进度为48.0%。
从技术面看,5月豆油期货支撑位于31.18美分/磅,阻力位于32.88美分/磅。下面是过去一周的期市行情综述。
3月19日,豆油市场收盘上涨,主要是受到大豆以及棕榈油走强的提振。
3月20日,豆油市场收盘上涨,主要是受到大豆期货价格上涨的支持。
3月21日,豆油期货收盘下跌,主要是受到南美保值抛盘的压力。
3月22日,豆油期货收盘上涨,这是受到了大豆上涨的提振。
3月23日,豆油市场收盘大幅上涨,这是由于原油走高,提振豆油上涨。
3月23日收盘时,5月合约比一周前涨了1.19美分,报31.96美分/磅;7月合约涨了1.12美分,报32.36美分/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