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农民日报》:促进增产增收是当前“三农”问题的焦点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3-22  
     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怎样使农民增收。方法主要有推广农业新技术、新项目和提供市场信息化服务。然而,过去对农民培训只注重技术的培训,有利于粮食增产;而忽略了市场信息服务的培训,农民对市场的反映速度达不到商品社会发展需要,农民对市场价格反应迟钝,难以掌握市场信息,找不到卖粮的最佳时机,因此,出现了高产低收,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一、困惑

    目前,我国粮食市场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一些困扰:保持粮价在一定水平上稳定运行,是解决“三农”问题、保证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具有重大经济和政治意义。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供求不断变化,价格自由波动,政府不可能再通过行政手段来保持粮价稳定。因此,价格的剧烈波动成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头号天敌。在“小生产、大市场”的环境下,弱小的粮农在浩瀚汹涌的市场海洋中犹如一叶孤舟,面临着巨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得不到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利润;从播种到收获的半年多的时间里,他们面对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往往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没有规避风险的办法和渠道。即使盼来了丰收年,但也达不到增收的愿望。

    我国人多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粮食生产比较分散,包产到户曾经在最大程度上解放了中国农业生产力,大大促进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是在粮食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一家一户的分散型生产经营模式,则严重制约了粮食产业化经营,农民与市场之间始终存在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当前粮食产业发展面临的非常迫切的任务。

    二、突破

    2003年10月上旬,国际国内大豆期货价格迅速上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上涨30%,大连大豆期货价格也随之上涨了20%以上,价格创10年来的新高,此时正是黑龙江卖豆季节,但30%的豆农由于没有掌握期货市场行情,已把手中的大豆以每斤0.95元低价出售。针对这一情况,10月9日,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立即给省委书记宋法堂写了“关于确保种豆农民增收的紧急建议”的一封信,希望农民把握这次行情,把手中的大豆卖出好价钱。10月10日,黑龙江省委立即进行了认真研究和紧急工作部署。10月12日,在电视新闻中播放了5分钟的大豆期货市场情况报道,提醒农民要在卖粮环节寻求增收。省农委以最快速度首次把期货价格信息开设在了农业信息网中,并利用各种媒体在第一时间把有关大豆进口以及大豆国内外市场信息和未来走势等情况传递给了农民,同时请期货专家出谋划策,避免了豆农急于低价出售大豆而造成的损失……

    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最缺的是帮助农民稳定增收的信息。农民特别需要粮食价格信息,希望能及时、准确地向他们提供商品信息。同时,还要努力培养农民的商品意识。如果哪天农民会像商人那样思考粮食经营问题,那么农民的增收致富问题就解决了。

    三、途径

    党中央、国务院及其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众多扶农政策,如普及科技,农业贷款以及农机、化肥、农药下乡等措施,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农业增产的问题,然而,农民增收还得依靠市场来解决。化解上述“增产不增收”问题的核心就要利用市场手段,解决粮食价格波动问题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期货市场就具备这样的功能,能够为化解农业的产业困境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首先,期货市场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其次,期货市场能够帮助农民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第三,期货市场能够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一方面,期货市场可以通过权威的期货价格,给农民准确的价格信号,帮助农民了解市场,统一认识;另一方面,期货市场能够为开展订单农业的龙头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出口,从而增强企业参与订单的积极性,提高企业履约率,推动订单农业的广泛实施,增强农业的产业化程度。

    通过这种“期货+订单”的方式,分散、弱小的农民可以顺利地把市场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中,以市场化的手段解决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下的症结,保证了农民持续增收。期货市场涉及到农民和农村经纪人的个人直接经济利益,每斤粮食多卖几分钱,种粮大户就能多收入几千元,这对农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期货市场开阔了农业生产销售的渠道,为农民卖粮架起了一座桥梁,利用期货市场能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降低种植成本。

    四、成效

    2005年2月,为切实发挥市场引导功能,建立期货市场服务农业、反哺农民的有效机制,按照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连商品交易所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粮食主产区,扎扎实实地推进旨在“免费培训农民、市场信息下乡、创新订单农业”的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即出资3000万元,通过两年时间,在东北粮食主产区培训一万名农业大户,用现代市场知识和经营理念武装他们的头脑,持续地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并通过上千家中介机构或农业龙头公司开展"公司+农户、期货+订单"新型经营模式的试点,引导农民树立市场理念,利用市场机制种粮卖粮,规避风险,持续增收。并期望能辐射广大粮农步入现代市场经营,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变东北粮食生产优势为市场优势,探索一条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长效之路。同时又让期货市场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针对上述问题,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

    请进来---大规模市场知识培训。大连商品交易所以免费培训的形式,把种粮农民、农村基层干部等请到大商所,或在当地,采取案例教学、参观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帮助他们了解市场机制,树立市场理念,增强利用市场指导生产经营、实现稳收增收的能力。

    走出去---大范围市场信息下乡。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载体,向广大粮农及时传送国内外主要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和供求信息;与权威信息机构合作,通过设立热线咨询电话、网站答疑台等方式为广大粮农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使粮农从以前的埋头种粮,转变为现在的抬头询价。引导农民不仅要科学种地,而且要依据市场信息种地。

    先卖后种---大力推动"期货订单"新型粮食流通模式试点。在传统订单模式下引入期货机制,为订单加上保险,解决困扰订单农业实际运行的难点,把分散的农户化零为整,解决我国农业"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从而实现粮食流通方式的根本转变。期货订单模式符合粮改政策的要求,将为粮食市场化改革提供有效的市场机制支撑。一是可以有效服务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二是可以有效服务农发行收购资金封闭管理。三是可以有效服务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四是可以有效服务粮食省长负责制的完善。

    五、展望

    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是基于落实中央政策精神的内在要求、基于市场经济的根本理念、基于我国"三农"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具体经验,建立起来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农业发展工程,对于政策改进、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市场建设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推动粮食主产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二是推动农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三是推动粮食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四是服务和支持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五是有利于带动期货市场可持续发展。总之,实施这项工程,正是深化和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切实发挥期货市场引导功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具体行动。为此,必然进一步密切农产品期货市场与粮食产业农民的内在联结,切实提高期市价格的穿透力和影响力,使期货市场的基础更牢、影响更大、功能更强,带动期市扎根产业、发挥功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市场的深度、广度和厚度,从而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使期货市场成为帮助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