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间商的入市采购整体疲软,现货市场成交明显迟滞。截止3月12日,黑龙江地区四级豆油价格715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当地一级豆油价格7450-7500元/吨,价格下跌70元/吨;吉林地区四级豆油报在7200元/吨左右,价格下跌100元/吨,当地一级豆油在750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山东地区四级豆油集中出厂报价在6980元/吨,价格下跌100元/吨,当地一级豆油报在7150元/吨,价格下跌200元/吨;江苏地区四级豆油报在7000-7050元/吨,价格下跌100-150元/吨,当地一级豆油在7150-7200元/吨,价格下跌150-200元/吨;浙江地区四级豆油报价在7030元/吨,价格下跌150元/吨,当地一级豆油报价在7180元/吨,价格下跌150元/吨;广东地区四级豆油报价在6750元/吨,价格下跌200元/吨,一级豆油报在7130元/吨,价格下跌150元/吨。
进入3月份之后,国内豆油市场成交人气更趋清淡,面对进口原料集中到港、终端销售每况愈下的双重压力,包括大中型油厂在内的销售方开始积极抛售豆油。目前,关内大部分地区豆油产品的地域性价差明显缩小,表明国内散油市场当前的需求面压力较为突出,外部市场短线运行的方向尚不明朗。预计短期内国内豆油价格仍难以摆脱振荡下行压力,产分高价产区的豆油行情仍存在弱市整理的潜在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需求支撑势能尽失,近期豆油低端市场压力显现。元宵节后,国内豆油市场交投人气明显降温,除部分贸易商零星少量备货以外,绝大多数销区的散油销量已经降至近一年来的低点。今年2月下旬节后开市以来,国内小包装(精炼)食油的消费市场进入季节性低谷,节日需求弹性的完全释放,加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跌宕起伏,更加剧了终端买家的观望心理。据了解,由于目前国内散油市场供旺需淡的格局明显,小包装(精炼)豆油库存出现积压,部分精炼油厂开始大量取消3月、4月的用油计划,这种表明买方市场的偏空格局,至少在短期内仍难以根本改变。
其二,中间商备货需求受到抑制,后市豆油行情弱势调整风险不应忽视。目前,国内四级豆油出厂均价已跌至7065元/吨,较春节休市之间大幅回落了112元/吨,这一价位也是自去年11月大涨牛市以来的最低。由于国内豆油产品跌势不止,中间商的备货需求受到抑制,而油厂也纷纷采取压价腾库的避险策略,也加速了关内地区豆油价格的探底势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内豆农的销售意愿不强,黑龙江的陈豆库存民不到20%。加上近日东北普降暴雪,明显迟缓了国产大豆的收购进度,造成当地中小油厂停工较多,间接支撑关外豆油价格相对高企,但后市行情弱势调整的风险也不应忽视。
最后,期货外盘止跌回升,缓和国内豆油跌价幅度。上周五,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主力5月大豆合约收盘价在759.75美分/蒲式耳,较上一交易日收高0.75美分/蒲式耳。同日,CBOT主力5月豆油合约收报30。59美分/磅,微跌0.01美分/磅,按外盘豆油期价折算,今年二季度对华装船的进口南美毛豆油,到港完税成本区间已升至6580元/吨—6680元/吨,周比涨幅达100元/吨,这助于缓和国产豆油价格的续跌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