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投资崛起从追随玉米到带动玉米,大豆走势在由弱转强的同时,也正失去可供参照的目标。牛市行情最害怕失去动能,但眼下的情况却较为乐观。自2006年9月以来,在国际商品指数基金等大型投资机构稳定买盘的持续推动下,“绿色新能源概念”题材的炒作广受市场认可,大豆、玉米、小麦“三驾马车”轮番拉抬的农产品期货牛市格局业已初显。
生物燃料科技的日益成熟,使得农作物原料的工业化需求潜能被急剧放大,其可再生性的天然优势在当今世界各国寻求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尤为突出。而三大品种间长期存在的比价关系,确保了农产品板块整体表现的联动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期货市场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亦得到了现货领域的遥相呼应,今年1月份我国农产品价格同比涨幅达7.8%。
需求旺盛供应堪忧中美两国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产出国。相关数据显示,中国2007年1月进口大豆243万吨,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4%。本年度迄今为止,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累计为7.37亿蒲式耳,同样大幅高于上年度同期的5.94亿蒲式耳。不断上升中的植物油需求,以及欧美等国在生物燃料上的应用,令全球大豆的总体需求状况始终保持旺盛。
与此同时,尽管现阶段充足的大豆库存水平确保了一段时期内的供应无碍,但逐步呈现递减态势的大豆供应远景开始引起市场担忧。USDA报告指出,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将下降,因农户可能种植更多的玉米。预计美国2006/2007年度大豆种植面积为7560万英亩,2007/2008年度大豆种植面积为7050万英亩。大豆种植面积趋降会最终导致产量下滑,并有助于削减创记录高位的大豆库存量。
现实利空仍待消化大豆市场短期展开的震荡行情,一方面是在技术上对部分多头浮筹的清理整固,另一方面亦反映出当前客观存在的利空因素。首先,南美新大豆收割进程有所加快,从而对大豆期价构成实盘压力。截至2月27日,巴西全国大豆收割已完成17%,其中头号大豆生产州马托格罗索完成40%。其次,禽流感疫情在亚、非、欧多个国家再度爆发,并造成多人患病死亡,或对未来相关豆粕饲料需求带来不利影响。再次,商品基金在大豆品种上积累的多头重仓后期可能具有回吐要求。据CFTC公布的持仓统计,截至2月27日基金持有CBOT大豆期货净多单已达111383张。最后,金融市场间的传递效应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越发凸现,任何恰当时机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市场的大级别价值体系重估。
农产品期货各品种间的联动运行特征,以及外盘CBOT大豆引领内盘连豆的走势特征,短期仍将进一步得到延续。由于一些现实利空因素的存在,预计连豆后市可能遭遇“倒春寒”,但整体慢牛攀升的格局难以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