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CBOT豆类期货在完成主力合约的迁仓后,美豆5月主力合约预2月1日以741.00美分/蒲式耳开盘,高开高走,延续上个月的强有力的走势。2月28日报收于787.50美分/蒲式耳。 美豆粕与美豆走势基本相同,以214.00美元/短吨开盘,2月28日收盘于230.70美元/短吨。而美豆油偏弱,于30.10美分/磅开盘,2月28日收于30.76美分/磅,略有下降。
国内市场于二月走势较美国市场偏弱。2月28日,连豆九月主力合约报收于3230元/吨,豆粕收于2724元/吨,豆油收于6540元/吨,较上个月都有一定的涨幅,但是比国外市场偏弱。
国内现货市场分析: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06/2007年度我国大豆压榨量将达到3680万吨,较2005/2006年度增加210万吨。在国内大豆产量连续两年出现降低、国产大豆压榨量持续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大豆压榨行业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性将继续增强。预计2007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将会超过3000万吨,甚至更高的水平。我国大豆主要产区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面积今年将进一步缩减,减幅会在10%左右,大豆的生产前景仍然渺茫。
中国大豆产量进口量压榨量
而现货方面,黑龙江地区大豆收购价格十分混乱,油厂收购价格在1.37-1.43元/斤。如此高的价位,但收购量也不见有多大变化。一方面因当地年味未减,豆农销售热情不高;另一方面就是面对高价位的收购价格,更加重了豆农的惜售。哈尔滨1.4-1.43,佳木斯1.37-1.38,富锦1.37,友谊1.38,牡丹江1.43,山东内陆2900,初步预计3月到港200-210万。
国际豆类市场分析:
在国内春节长假期间,美国大豆在良好出口销售数据及场外黄金原油支持下震荡走强,主力5月合约创出807.5美圆的新高,周涨幅为11.75美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在本周攀升至两年半高位后,周五遭遇获利了结打压下滑。虽然原油价格上涨帮助了豆油,但整体来讲在近来市场走高后今天遭遇获利了结。.3月大豆期货收跌5-1/2美分至每蒲式耳7.78-1/4美元,远月合约收低4至10美分不等,大豆期货最终成交量估计为119,999手。
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了截止2月22日(周四)一周的出口销售报告。当周美国2006-07年度(9月1日起)大豆净出口销售41.55万吨,比前一周及前四周平均水平分别下降38%和33%,处于分析师预测的30-50万吨区间。当周美国大豆出口装船量为93.41万吨,比前一周提高18%,但比前四周平均却下降3%。截止2月22日,美国2006-07年度(9月-8月)大豆累计出口销售量为2510.26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1960.19万吨水平;中国累计购买美国大豆1050.56万吨,去年同期为833.87万吨。本市场年度迄今美国大豆累计出口装船量为1988.55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1619.58万吨水平,美国农业部业部首席经济学家凯斯·柯林斯周四在年度农业展望论坛上表示,他预计2007/08年度美国大豆播种面积为7050万英亩,这要略低于美国农业部2月14日在长期基线报告中预计的7100万英亩.2006/07年度大豆播种面积为7560万英亩。他说,大豆播种面积减少将当前预测的本年度大豆总出口目标为2994万吨。美国农最终导致产量下降,有助于帮助减少创纪录的库存规模。2006/07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计为5.65亿蒲式耳,美国农业部在基础线报告中预计2007/08年度大豆库存为3.55亿蒲式耳。柯林斯表示,2007/08年度的美国大豆农场平均价格预计为每蒲式耳7.10美元,高于上年的6.20美元。"
后市分析:
美盘大豆前期出现了较大涨幅,由于市场对大豆种植面积向玉米倾斜的因素预估过大,加上大豆自身争夺种植面积的需要,大豆主力合约涨到了800美分水平,这已经是05年初巴西干旱严重减产时的价格水平,在目前的大豆基本面条件下无疑是偏高的,创记录的库存使大豆的供需关系无法和玉米相比。因此一旦种植面积大幅减少的利好因素不能得到兑现,获利盘的回吐必然对价格构成打击,大豆目前中级调整行情已经展开,因此建议投资者短线区间操作,长线多单继续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