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专家提出大豆业“脱困”政策建议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1-18  
     对于大豆产业的外资垄断及我国大豆业面临种种困境,有关专家学者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呼声最高的是成立大豆协会,使协会负责对大豆进口实行统一对外、集体采购制度,打破跨国公司对进口的垄断。

    专家们主张加大科研投入,发挥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优势,扩大国内种植面积,并经过3~5年的努力,把东北三省建设成我国高油高产大豆种植基地,替代部分进口,并加大对大豆进口的调控。利用转基因政策、质量检疫,以控制进口大豆速度。对进口大豆,应该采取全国统一招标制度,对不通过招标采购的企业不发放进口许可证书。

    按照中国大豆蛋白质含量高的优点,强化大豆优质、高产、专用品种的研制;开发大豆蛋白等高端产品,绕开压榨业竞争,实施深加工。

    另外,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实现专业化、集团化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所长程国强建议,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部选择5~6家年加工50万吨大豆以上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作为应急加工定点企业。

    专家提出,宏观调控部门要通过对大豆进口、加工等市场信息的及时发布,鼓励大豆加工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用期货市场价格信息引导农民种植大豆,争夺国际农产品市场定价权。

    寡头背景下,其他食用油企业何去何从

    由于在中国市场上,丰益与中粮两大寡头的崛起日益明晰,中国市场上的其他食用油企业命运变得前途莫测。

    鲁花集团市场推广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产品市场保持着稳定”,由于鲁花花生油的原料绝大部分由企业直接向山东、河南、河北的农户直接采购,所以,“目前还没有感觉到嘉里合并后对鲁花的直接影响。只是由于国际大豆油、棕榈油原料价格的上涨也带动了相关榨油原料——花生价格的上涨。”

    同样感受到成本压力的“多力”葵花籽油总部人士表示:“产品将主要走高端路线,避免和这些垄断的大企业‘短兵相接’。”

    “两大寡头已经可以达到联手操控价格的能力,因此未来中小品牌的生存将举步维艰。”中国农业大学油脂专家陈永福分析认为,“食用油领域目前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国际品牌之间进入规模化竞争,因此中小企业被吞并的命运将不可避免。”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