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数据对行情的影响较小,美盘的上涨归因于较强劲的出口数据以及南美天气短期形成的利多。在美盘的提振下,昨日资金再次介入大连玉米和大豆市场,似乎要重新拉起一波上涨行情。不过从尾盘冲高回落的表现看,实质性利多依然没有出现,目前的价位追涨风险依然很大。
首先,收购主体争夺粮源、运输紧张短期托市效应明显。近期南北方港口玉米现货价格大幅上扬,主要原因是玉米出口商要执行先前的合同开始收粮,而本来已经实现了平稳收购的深加工企业不得不把已经调低的收购价格再次上调,双方在收购价格上的僵持不下使得现货市场保持坚挺。同时每年制约东北粮食外运的运输问题又闯入了人们的视野,销区的采购人员普遍反映产区的运输有问题。所以,产销区价格短期出现联袂上涨的情况。
其次,肉价高企但饲料企业需求尚未启动。肉禽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在秋天大量宰杀后,存栏急速下降。虽然存栏已经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但是养殖户大批量的补栏并没有发生。现在饲料企业日子最难过,原料价格高企同是消费需求不旺,饲料厂也许要硬扛过这个"严冬"。饲料原料需求的低迷也是农产品牛市的一块"绊脚石"。随着春季补栏的增加,饲料企业才可能迎来久违的"春天"。
最后,南美的丰收预期将对后市农产品大幅飙升起一定限制作用。美国农业部12月月度供需报告,虽然没有对美国的数据作任何调整,但却上调了阿根廷和巴西的谷物产量数据。阿根廷2006/2007年度玉米产量由上月预测的1750万吨上调至1900万吨,大幅高于去年的1580万吨;出口量由上月预测的1150万吨上调至1200万吨。巴西玉米产量由上月预测的4100万吨上调至4200万吨,去年为4170万吨;出口量增加100万吨至300万吨。
往年1月、2月通常是炒作南美天气的时候,都会给市场带来利多,但是从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调整可以看出,南美丰收的预期比较强烈,天气的炒作可能会稍有降温,从而限制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的大幅上涨。
仔细分析农产品的基本面后就会发现,没有支持大涨的理由。近期,国家忙于抛售4000多万吨的小麦来平抑价格,又有消息称国家要抛售百万吨玉米,而且处于相对低位的大豆和豆粕的销售状况还不尽如人意,临近岁末,按照农民卖粮的习惯,也到了粮食该大量上市的季节了。种种客观因素要求市场经过来回震荡出尽利空打压,最终使市场重新走稳"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