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 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12-08  
  内容摘要

  十一月份CBOT 大豆进入“调整中蓄势、振荡中上行”的格局。一方面,美盘短期急速拉升吸引了美国农场主大量销售,面临商业套保盘的抛压;另一方面,大豆和玉米的比价效应、美豆的良好需求等因素继续为需求面提供利多炒作题材。从时间来看,当前正逢美豆上市之际,在美国政府本着保障本国豆农收益的原则之下,第四季度美豆易涨难跌。美豆的上涨直接影响到我国进口豆成本的抬升,从而也使得国内豆价得到了价值重估。

  而对于国内大豆而言,本轮上涨是由于国内周边农产品以及CBOT 盘面的强劲走势诱发,并配合其他诸如国内月内进口数量下降,产区采购情绪热烈等炒作题材以及投机资金迅猛介入等共同因素而促成。从国内大豆的走势上我们不难发现,自从2004 年大豆步入熊市走势以来,长期的下降压力已经被本轮的涨势有效突破,大豆有可能会重新进入牛市循环。回顾几个月前的走势,大豆市场或许已发出了转势的信号,而这个转势的信号就是0609大豆的巨量交割。

  十月份国内外豆市一扫06 年熊市的阴霾,探出了个牛头;十一月份豆市让人体会了牛市初期的艰辛。后市似乎有较大的想象空间。

  市场在不断地变动,牛市或在调整中蓄势,或在调整中夭折。风物长宜放眼量,涨势也是如此。因此,即便在牛市的操作中,也应以滚动的手法回避回调风险。而终端畜禽养殖的恢复形势、国际大豆市场的走势以及进口大豆的到货数量和成本情况等方面作为牛市的引擎因素,我们在追踪市场的时候需重点关注。

  一、十一月豆市期价走势点评

  继十月CBOT大豆单边涨势,十一月走势出现了“调整中蓄势,振荡中上行”的格局。

  十一月中旬正逢美国中期选举结束,消息面相对处于“真空期”,加上南美产区良好作物生长条件对盘面构成压力,在十月和十一月上旬持续增持净多持仓的国际基金面对商业套保盘的抛压,也相应地调整了持仓部位,CBOT大豆走势随之进入调整。但有关大豆与玉米2007年新作物面积之争依旧对市场构成了潜在支撑,同时美豆需求坚挺以及豆油市场的强劲表现支撑着期价从调整中继续上行。

  十一月国内DCE 豆市走出较为独立的行情。油厂在丰厚的压榨利润驱动下提高了收购国产豆的积极性,促使新豆收购价抬升;同时,进口豆成本趋高,也有力地支撑了国内豆价。

  DCE 豆市期价在十一月中上旬展开了补涨式的大幅攀升,但在下旬即进入高位宽幅振荡调整的态势。调整行情对短期内急速拉升的行情矫枉过正,也使得脱离合理区间的期现价差得以调整。

 

  图1 CBOT黄豆1月合约日K线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

CBOT黄豆1月合约日K线走势图(来源:中大期货)
 

  图2 DCE黄豆5月合约日K线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

DCE黄豆5月合约日K线走势图(来源:中大期货)
 

  CBOT豆粕基本跟随CBOT大豆走势,但势头相对较弱。近月12 月合约高于预期的交割量以及美普查局报告豆粕库存数据幅增加对市场产生一定压力。另外,CBOT豆油在基金大举进多推动下的涨势吸引了部分油粕套保盘,对同期CBOT豆粕有一定程度的压制。

  目前DCE 豆粕的走势最弱。十一月国内畜禽养殖受制于偏低的存栏水平和不佳的补栏形势,恢复仍相对缓慢,制约着豆粕的消费水平。而月底再逢韩国禽流感事件,市场出现了一定的恐慌情绪。十一月下旬DCE 豆粕主力合约5月的回落收复了其中上旬上涨的空间。

  图3 CBOT豆粕1月合约日K线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

CBOT豆粕1月合约日K线走势图(来源:中大期货)
 

  图4 DCE豆粕1月合约日K线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

DCE豆粕1月合约日K线走势图(来源:中大期货)

  二、豆市多空因素重点分析

  (一)利空因素

  1、全球大豆供需面仍然偏空

  据美国农业部(USDA)11 月9 日早晨公布的最新月度报告,预计美国2006-07 年度大豆产量为32.04 亿蒲式耳,较上月报告增加1500 万蒲,并将新豆单产从上月预测的42.8 蒲式耳上调到43蒲式耳;预计美国2006-07年度大豆结转库存为5.65亿蒲,较上月报告上调1000万蒲;预计全球2006-07年度大豆结转库存为5522万吨,较上月报告上调16 万吨。11 月报告基本在市场前期的预测范围内,呈中性偏空。

  图5美豆期末库存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2)

美豆期末库存走势图(来源:USD)
 

  图6 全球大豆期末库存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2)

全球大豆期末库存走势图(来源:USD)
 

  2、国内大豆供应充裕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1-10 月进口大豆2350万吨,同比增加9.7%,其中中国10 月份进口大豆225 万吨。11 月30 日,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库存合计2,582,280吨。此外,当前正值国产新豆上市季节,国内的供应相对充裕。

  图7 中国近年来进口大豆统计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2)

中国近年来进口大豆统计走势图(来源:中国海关)
 

  3、元旦之前养殖业恢复情况低于预期

  国内养殖业处于缓慢恢复中,从目前各地状况看,预计元旦之前养殖恢复情况将低于预期。生猪养殖上,由于前段时间母猪产仔死胎率较高,造成目前仔猪源紧张,仔猪价格居高不下,养殖补栏进度较为缓慢。尽管11 月份气温明显下降,但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江西等部分地区生猪疫情仍在继续,不仅影响到目前现有生猪的存栏水平,也制约着近期多数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此外,生猪4-6个月的养殖周期也使得部分养殖户呈现犹豫心理。

  短期内仔猪补栏积极性难以明显放大。禽类养殖上,11 月份国内多数地区肉鸡存栏量依旧处于偏低区间。其中养殖周期、原料上涨、季节性因素等方面制约着补栏。而畜禽养殖较低的存栏量制约着饲料的消费。

  因此,当前市场在终端消费尚未启动之际,价格随外盘急速拉升之后,即需要市场内在机制进行的调整。

  4、压榨利润可观,豆粕产出增加

  十月、十一月国内豆油价格大幅上扬,使得国内压榨企业的大豆压榨利润大幅增加。国内油脂企业为了使利润的最大化,也会相应增加对于大豆的压榨量,这势必提高国内市场豆粕现货的产出量。目前相对清淡的饲料销售使得饲料企业即买即用的采购策略较为普遍,大部分饲料企业豆粕备货至10 月末,南方少数大型饲企备至11 月中旬,短期内终端采购难以明显放大。因此豆油涨势过快,短期内制约了豆粕价格一定的上涨空间。

  图8 11月27日中国油厂压榨指数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2)

11月27日中国油厂压榨指数走势图(来源:青马投资)
 
  5、禽流感防控再受威胁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近日韩国出现的禽流感很可能会对我国豆粕价格上涨造成一定冲击。据11 月29 日媒体消息,韩国周二证实爆发第二宗H5N1 型禽流感疫症,该国周六时确认发生三年来第一起H5N1 型禽流感案例。 韩国农林部表示,在距离首宗禽流感疫症爆发地三公里处,禽流感病毒令一养殖场约200只鸡死亡。而自11 月23日韩国全罗北道益山市发生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以来,韩国农林部已下令扑杀疫点周围23.6 万只家禽,将疫区半径10 公里划为禽流感警戒地区。
  我国农业部11 月29日已发出紧急通知,要求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畜牧兽医部门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严防韩国疫情传入。由于韩国临近我国,并与我国东部地区同处于东亚-澳大利亚的候鸟迁徙路线上,我国禽流感防控工作将受到严重威胁。一旦鸟类携带禽流感病毒传入我国,将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就目前来讲,由于韩国是从我国进口大豆数量超过1 万吨的五个国家之一,这样一来,不但豆类出口会受其影响,做为饲料出口的豆粕也会因韩国家禽数量减少而在短期内受阻。此种病情的出现,除家禽数量减少之外,很可能对禽类养殖业也造成威胁,一些养殖户可能短时期内不敢加大产量,以避免风险减少损失。而对于饲料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相应缩水,因此这对于我国豆粕短期内上涨将形成压力。
  6、人民币持续升值
  11 月下旬人民币一举突破了7.86元关口,汇改以来累计升幅已达到3.1%。人民币的升值导致进口大豆更合算,进口大豆的数量可能会继续增加,这对大豆市场的压力是中长期的。
  图9 人民币汇率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3)
人民币汇率走势图(来源:富远)
 
  (二)利多因素
  1、比价效应、谷物争地促使后期大豆播种面积下降
  由于2006/07 年度全球谷物库存降低到数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而全球大豆库存创下有史以来的新高,因此下一年度就需要谷物播种面积大幅增长,以便补充库存,这导致过去几个月来谷物和大豆期货的价差不断缩小,目前大豆玉米价格之比已经位于历史低位,这也体现出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玉米价格的上涨将可能吸引农民下难度种植更多的玉米。在CBOT 场内,07 年12 月玉米与07 年11 月大豆合约之间的价格关系通常被交易商、生产商表现为一种比值关系,从而帮助判断作物的选择。由于近期玉米生产成本的增加、包括燃料、化肥等费用,当前两者间的比值参照率定在2.1:1 将可能更为实际,如果07 年12 月玉米合约与07年11 月大豆合约之间的比值低于这个水平,美国农民在2007年将会优先考虑种植玉米。11月30 日,两者比值约为1.94。因此,后期大豆播种面积的下降将会起到长期的利多支撑。
  另外,目前南美2006/07 年度大豆播种工作已经开始,去年种植收益出现严重的亏损,加上目前美元汇率疲软,一些巴西大豆种植户不愿意播种大豆,目前巴西各家分析机构预测巴西大豆播种面积的下调范围在7%-10%之间;而由于今年早些时候阿根廷天气干旱,导致小麦、葵花籽和玉米作物播种迟缓,播种面积可能达不到预期,这将使得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提高2.4%。不过相对而言,谷物和油籽的争地效应,有可能成为豆市第四季度乃至明年一季度的主要支持性因素,这也会继续成为基金入市做多的题材之一。
  图10 07年CBOT11月大豆与12月玉米的比价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3)
07年CBOT11月大豆与12月玉米的比价走势图(来源:中大期货)
 
  2、国内供需紧平衡
  国内从供需层面看,未来的供应趋紧已经逐步得到共识。尽管目前全球库存高企,但全球的消费量也在逐渐超越其产量。从国内来看,近两年供略大于求的紧平衡在明年也将出现一个拐点。根据国家粮油中心统计数据以及预测表明:2006/07 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预计达到4640 万吨,其中国产大豆供应量为1550万吨,进口大豆供应量为3100 万吨。
  该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预计达到3680 万吨,较上年度增长210万吨。
  表1 2006/07年度中国大豆供需平衡分析(单位:千吨/重量、千公顷/面积)
数据名称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较前月修正值
振华投资研究中心
较前月修正值
中期研究院
较前月修正值
期初库存
N/a
2979
0
N/a
种植面积
9100
0
9250
-130
9400
0
生 产 量
15500
0
15890
-110
16000
0
进 口 量
31000
0
29700
500
30500
1000
年度供给量
46500
0
48569
390
46500
1000
种 用 量
890
0
900
0
800
0
食用及工业消费
8479
0
9000
0
9000
0
榨油消费量
36800
0
34700
500
36000
500
其中: 国产大豆
6500
0
6000
0
6500
0
: 进口大豆
30800
0
29850
1000
29500
500
损 耗 量
660
0
300
0
年度国内消费量
46169
0
45260
500
46100
500
出 口 量
400
0
450
0
400
0
年度需求总量
46569
0
45710
500
46500
500
年度节余量
-69
600
3309
-110
0
500
期末库存
N/a
2859
-110
N/a
  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部
  从直观数据不难发现:在未来的一年内,我国首先就种植面积做了下调,也就必然导致未来一个农业年度内大豆产量不会达到近两年内丰产创记录的水准。首先从年度产量来看,06/07 年度1550 万吨的产量于04/05 年度1750 万吨的产量不足以比较。即使依靠进口,我过明年的年度总供给量也仅为4650万吨。而随着需求的增加,明年国内的需求总量则为4656万吨。显而易见,虽然6 万吨的缺口不算大,但长期以来国内供略大与求的"紧平衡"的性质逐渐转变为供小于求无疑是对未来价格上行的一个提振。
  3、进口豆完税成本持续走高,推高国产新豆收购价
  受CBOT 大豆期价持续振荡走高的影响,近月到港的进口大豆完税成本价格不断抬升。
  加上十月、十一月国内豆油价格连续暴涨,油厂压榨利润明显改善,因而有效提振了产区周边油厂收购国产大豆的积极性,加大了国产豆的收购力度,并推动了产区普遍的看涨气氛。
  表2 11月30日美豆进口完税成本估算表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3)
  (注:美湾至中国巴拿马船型运费价格为48美元/吨,汇率为7.85)
  资料来源:汇易
  图11 2004-2006年进口大豆价格(单位:美元/吨)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3)
2004-2006年进口大豆价格走势图(来源:汇易)
 4、美国大豆出口需求的旺盛

  美国时间11 月30 日周四早晨,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了截止11 月23 日(周四)一周的出口销售报告。截止11月23日,美国2006-07年度(9月-8月)大豆累计出口销售量为1624.37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1144.10 万吨水平;中国累计购买美国大豆681.64万吨,去年同期为453.25 万吨。本市场年度迄今美国大豆累计出口装船量为891.24 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751.50 万吨水平,美国农业部当前预测的本年度大豆总出口目标为3116 万吨。中国在本市场年度已累计装运美国大豆383.57 万吨,去年同期为355.95 万吨。目前市场对于美豆出口需求的增长有较强的信心。

  图12 美国大豆每周出口销售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4)

美国大豆每周出口销售走势图(来源:USDA)
 

  5、时逢美国意抬豆价

  11 月份美豆收割基本完成。正逢美豆上市以供应全球之时,而南美豆销售已告罄。从时间来看,此时美国不再有打压豆价的动机,而将会为了保障本国豆农的收益作出不懈的努力。因此,当前USDA出台的数据更倾向于利多市场。这与三四月份打压国际豆市的USDA数据倾向已完全不同。

  6、美元贬值助涨商品价格

  美元贬值引发一系列反应:第一,直接效应。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元贬值多少,资源类商品就上涨多少。第二,美元贬值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美元资产不断向其他资产转移的过程,其一是美元直接流向仍以美元标价的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和商品资产。其二是美元向其他非美元的货币如欧元、日元等转移。第三,货币的绝对贬值。美元在贬值过程中引发通货膨胀,同时引发通货膨胀预期,必然导致商品价格上涨。第四,美元贬值本身会导致市场有继续贬值的预期,同时美元贬值也带来通货膨胀预期,这种预期会使人们的行为带有自我加强的作用,这都会在短期内加速其贬值过程,使更多资金转移到黄金等资源类商品上来。

  因此,包括大豆在内的商品期货无一不受其支撑。

  图13 美元指数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4)

美元指数走势图(来源:澎博)
 

  7、明年养殖业需求较为看好

  生猪养殖:

  自今年9月份生猪价格出现回暖以来,当前养猪利润可以达到100-200元/头,较高的养殖收益将吸引农户的养猪热情。目前补栏的育肥猪,正可以赶在明年2月的需求旺季出栏,而引进的母猪可在明年2-3月份配种,6-7月份产仔,也适逢全年养猪的最佳时期。依此推断,明年猪料需求将被相当看好。

  表3 11月份国内主要地区生猪价格表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4)

  资料来源:汇易

  禽类养殖:

  目前肉鸡养殖仍处于盈利区间,虽然短期内多数地区补栏积极性较为有限。

  表4 11月份国内主要地区肉鸡价格表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4)

  资料来源:汇易
 

  综上,畜禽养殖需求在短期内虽较疲弱,但如果今年冬天禽流感能有效控制住,长期仍然看好。

  据11 月28 日消息,位于汉堡的油籽分析机构油世界预测06/07 年度(10 月到次年9月)中国豆粕产量为3020 万吨,高于上年度的2790万吨。预测06/07 年度中国豆粕进口为120 万吨,高于上年度的84 万吨,06/07 年度中国豆粕需求量为3120 万吨,高于上年度的2820 万吨。可见,中国豆粕产量尽管高于上年度,但未来需求较之将会更高,仍将非常旺盛。因此,对于中长期豆粕价格上涨来说,这将给予较大的支撑。从中长期来看,明年春季是养殖高峰期,无论是家禽养殖还是渔业养殖,都将开始旺盛,因此从中长期来看,豆粕价格上涨还是有较大空间的。

  7、农产品低价吸引基金进驻

  当前,因美元过度发行而导致的世界性通货膨胀苗头越来越明显,这已经引起了全球商品投资者的高度重视。豆类商品虽然本身供应宽裕,但也要受到通货膨胀预期影响。商品需求有两类,一类是众所周知的“消费需求”,比如大豆的食用和榨油需求;另一类是不引人注意的“投资需求”,也就是说,有的人购买大豆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保存下来以供高价出售。投资需求在商品常态环境中不会表现出来,但是一旦出现通货膨胀苗头,或者市场普遍预期这种商品价格会上涨,则“投资需求”会迅速增加。在现货市场上这表现为“囤积现象”,在期货市场则表现为基金大规模购买。“投资需求”一旦被激发,会迅速改变商品供求现状。

  2003 至2004年的国内大豆牛市运动过程中,贸易商囤积就对牛市拓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当前美元持续贬值、工业品价格连续暴涨,已经吸引了大量场外资金进入商品市场。据标准银行的估计,到2006 年年底,将会有1200亿美元的资金将会投资与商品指数基金;而麦格理估计,目到今年底,流入商品市场的基金投资额将升至1300 亿-1400亿美元。大量热钱流入商品期货市场寻找投资渠道,使得期货品种的金融属性增强,带动了整体商品期货价格的上涨,处于低位的农产品期货价格有理由继续成为指数基金觊觎的目标。

  三、国际基金持仓追踪

  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持仓报告显示, 国际基金在CBOT 大豆期货持仓上,自10 月中旬平空翻多以来持续增持净多单,推动着CBOT 大豆期价强势上行。11 月14日,基金净多曾一度达到39993手,而之后,在基金调整仓位之下其净多持仓有所下降,11月21 日其净多单略减至35895手。期间期价也随之出现了调整。

  图14 CBOT大豆期价与基金净头寸关联图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5)

CBOT大豆期价与基金净头寸关联走势图(来源:中大期货)
 

  国际基金在CBOT 大豆期货及期权上的变动基本与期货持仓的变动一致。其净多持仓于10 月、11 月持续上升,并在11 月14 日的一周统计中达到了06 年以来的峰值45291 手,之后净多部位略减。截至11 月21 日,国际基金在持有37577 手净多单,其中多单数量为78008 手,空单40431 手。

  图15 商品基金在CBOT大豆期货期权净持仓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5)

商品基金在CBOT大豆期货期权净持仓走势图(来源:CFTC)
 

  随着国际基金11 月份继续大举增持净多单,CBOT 大豆期价继续稳步上升。而由于期价在新豆上市时期短期内急速拉升,吸引了大量的商业抛盘,期价有所承压。但从总持仓和国际基金持仓来看,CBOT大豆尚有一定的上涨动力。因此,CBOT 大豆的持仓格局决定了CBOT大豆期价在十一月份相应地调整了十月份的单边涨势,在调整中蓄势,在振荡中上行。

  图16 CBOT大豆综合持仓与美豆连续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5)

CBOT大豆综合持仓与美豆连续走势图(来源:CFTC)
 

  11 月份国际基金在CBOT 豆粕期货和期权持仓上,净多部位一直持续增加。虽然CBOT豆粕期价相对较弱,但可以看出,基金对其长期走势仍然较为看好。

  截至11 月21 日,在CBOT 豆粕期货上,基金持有净多单33647 手。其中基金多单数量为50028 手,空单数量为16381 手。

  图17 CBOT豆粕期货头寸基金净持仓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5)

CBOT豆粕期货头寸基金净持仓走势图(来源:CFTC)
 

  截至11 月21 日,在CBOT 豆粕期货和期权上,基金持有净多单33136手。其中基金多单数量为49460 手,空单数量为16324手。

  图18 商品基金在CBOT豆粕期货期权上净持仓

   国内外豆市一扫熊市阴霾豆价调整蓄势振荡上行(5)

商品基金在CBOT豆粕期货期权上净持仓走势图(来源:CFTC)
 

  四、总结

  十一月份CBOT 大豆进入“调整中蓄势、振荡中上行”的格局。一方面,美盘短期急速拉升吸引了美国农场主大量销售,面临商业套保盘的抛压;另一方面,大豆和玉米的比价效应、美豆的良好需求等因素继续为需求面提供利多炒作题材。从时间来看,当前正逢美豆上市之际,在美国政府本着保障本国豆农收益的原则之下,第四季度美豆易涨难跌。美豆的上涨直接影响到我国进口豆成本的抬升,从而也使得国内豆价得到了价值重估。

  而对于国内大豆而言,本轮上涨是由于国内周边农产品以及CBOT 盘面的强劲走势诱发,并配合其他诸如国内月内进口数量下降,产区采购情绪热烈等炒作题材以及投机资金迅猛介入等共同因素而促成。从国内大豆的走势上我们不难发现,自从2004 年大豆步入熊市走势以来,长期的下降压力已经被本轮的涨势有效突破,大豆有可能会重新进入牛市循环。

  回顾几个月前的走势,大豆市场或许已发出了转势的信号,而这个转势的信号就是0609 大豆的巨量交割。

  十月份国内外豆市一扫06 年熊市的阴霾,探出了个牛头;十一月份豆市让人体会了牛市初期的艰辛。后市似乎有较大的想象空间,让我们分析一下豆市后市的演绎。

  本轮国内DCE 豆市的涨势因外盘而起,国内消费需求暂时比较疲弱,因此,国内豆价急涨之后易受利空消息打压。11 月底韩国禽流感事件直接引发了DCE 豆市的大幅回落。

  但在进口豆成本高企的支撑下,预计后市回落空间相对有限。

  一旦美国销售完新豆,美盘将失去一大利多因素的支撑。国内豆市欲将展开07 年的牛市,饲料消费需求需及时跟上。据USDA 统计,11 月底美豆销售已完成美国农业部过半的出口任务;从美国政府本国利益出发,支撑美豆继续上涨的时日不多。而国内养殖业恢复虽较预期缓慢,但市场仍看好明年春季养殖业需求。

  2007 年国内豆市牛市的驱动器不在外盘,而在于国内的养殖业需求。因此,06-07年牛市欲进行到底需要将牛市接力棒从目前的美盘拉动转交到国内饲料需求上。而这个过渡时期易产生豆市的阶段性回调。

  短时期内,我国豆粕上涨压力较大;但从长远预期来看,如果养殖业在明年初得到较好的恢复,豆粕价格还有较大的上扬空间。

  DCE 豆市完全展开牛市,市场的总持仓规模必须连有效的增加,因此关注大豆的持仓就显得非常重要。

  市场在不断地变动,牛市或在调整中蓄势,或在调整中夭折。风物长宜放眼量,涨势也是如此。因此,即便在牛市的操作中,也应以滚动的手法回避回调风险。而终端畜禽养殖的恢复形势、国际大豆市场的走势以及进口大豆的到货数量和成本情况等方面作为牛市的引擎,我们在追踪市场的时候需重点关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