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黑龙江产区大豆外运受阻贸易商担心价格回落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12-06  
     北京12月4日消息:近期,国内大豆市场行情出现振荡,主要原因在于产区车皮紧张造成运输不畅所致,但整体仍然居于相对高位,且运抵山东和华北等地油厂的入厂价格已经和进口大豆入厂完税成本相当,因而产区周边油厂进一步采购的积极性不高。但目前进口大豆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对国产大豆市场行情仍起到支撑,后期市场行情能否再度上行,关键在于市场需求状况以及市场供应水平,短期国内大豆市场行情仍将处于振荡之中,具体分析如下:

    近期,到港的进口大豆完税成本价格呈现不断走高的态势,11月份国内进口大豆的入厂成本价格集中在2600-2650元/吨,而12月份进口大豆的入厂成本平均价格已经触及2700元/吨的价位,预计2007年1月船期的成本将会高达2900元/吨以上,因而仍将会给国产大豆价格起到比价效应的支撑。当前美元的疲势则使得商品期价大多受到支撑,亦使美国大豆出口具有竞争优势;另外谷物和油籽争地效应将会长期存在国际大豆市场,因而后期CBOT大豆期市仍将会持续牛市行情。另一方面,由于本年度黑龙江大豆产量下降且出货速度较快,因而随着黑龙江产区大豆存量的下降,与此同时畜禽补栏形势也有望进一步好转,因而国产豆价也有望继续坚挺上扬。

    目前,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大豆毛粮收购价格已经涨至2.54元/公斤,较开秤初期的涨幅达到16%左右。而前期国产大豆较之于进口大豆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因而刺激了产区市场各方对于大豆价格后期看涨的心态,豆农严重惜售,贸易商大范围囤粮,产区周边油厂积极抢收,均不断推动了黑龙江大豆价格的一路走高。据悉目前东北大豆运抵山东和华北沿海油厂的入厂价格已经高达2700元/吨,与当前进口大豆入厂成本价格的平均区间基本相当,因而国产大豆价格的成本优势不再明显,这也是目前市场各收购力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第四季度以来,国内畜禽养殖业已经进入恢复增长期,但现阶段生猪家和家禽存栏水平整体偏低,受到养殖周期和疫情的影响,养殖户进一步补栏积极性有限,饲料企业因有所备货,因而对蛋白原料的需求迟滞,限制了豆粕价格的整体涨幅。不过,值得注意地是,随着后期国内养殖业饲料消费的稳步增长,而原料加工成本却在不断攀升,加上饲料企业短期库存不高,不排除豆粕市场再度走高的可能,其对后大豆行情也存在利多影响。

    由于受到上一年度长期惜售而导致严重的亏损,因而2006年大豆一上市,产区豆农出货心态十分积极,这也使得原本产量就降低的黑龙江新季大豆,出货速度明显快于2005年同期水平。截止目前,黑龙江产区大豆的出货量已经达到1/3。而同样是由于对国产大豆价格后市乐观,产区经销商一度放大对于大豆的收购力度,并大范围囤粮,但在产区大豆磅厂价格不断逼近沿海地区进口大豆的入厂成本价格的背景下,大量囤粮的部分贸易商担心大豆价格会出现回落行情,因而近期加大送豆入厂的数量和节奏,也一度造成了产区市场豆价的波动行情。

    综合分析,近期国产大豆市场行情出现冲高回稳,豆农对后市价格依然看涨,惜售心理依然严重,而贸易商担心大豆价格回落风险,出货积极性较高,收购行为较为谨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价格的上涨。根据市场环境来看,今冬明春的国产豆价仍然看好,但关键是看终端畜禽养殖的恢复形势、国际大豆市场的走势以及国内进口大豆到货数量和成本情况。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