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市场呈现出内强外弱特点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11-23
     与国际市场相比较,上周豆粕市场还呈现出内强外弱的特点。

     由于玉米技术面超买,近期CBOT玉米期货市场出现回落整理,受其影响,上周CBOT大豆期价以下跌为主,周五1月合约报收660.5美分/蒲式耳,较前一周五收低2美分。其间外盘走高,国内跟涨踊跃;外盘下跌,国内豆粕现货行情基本保持稳定。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以下因素的支持下,市场对远期豆粕现货行情持续看好。

     一、近几年来,石油价格的飙升使燃料乙醇步入成品油市场,在替代汽油供应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从美国的情况看,2002年乙醇加工消耗玉米2529万吨,至2006年消耗玉米就达到5460万吨,这已是美国玉米产量的20%了。基于利多的供需前景,而且考虑到美国农业部可能在明年初进一步调低玉米产量和库存,这预示着玉米期货仍有可能再度上涨。为了避免大豆播种面积损失过多,大豆期货价格进一步跟涨的可能性较大。

     二、上周各地玉米价格大幅提升,其中,山东潍坊地区玉米收购价格提高至每吨(下同)1610元,鲁西也提高到1380~1400元,较开秤初期上涨了近200元。由于玉米占饲料的比重在55%左右,豆粕仅为25%~28%,较常年看,玉米价格相当于豆粕的1/2,那么豆粕的理论价格应该在3200~3400元之间。但目前由于玉米价格大幅提升,牵动了市场的注意力,并吸引了大量的建仓资金,从而改变了资金流向,使得豆粕行情潜在的提升要求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三、从需求面看,禽蛋畜价格持续走高,吸引养殖投苗热情。而禽流感的防疫普及率达到95%以上,市场对后期豆粕需求放大持乐观态度。

     四、从成本来看,随着外盘豆价的大幅走高,后期到港的进口大豆成本将提高至2850元以上。以当前的CBOT价格核算,11月船期的进口大豆成本已在3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