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基本面来看,支持大豆走强的因素依旧十分脆弱,不堪一击,而利空因素有再度控制整个豆市的势头。伴随着全球北半球大豆收获的结束,产量的预估也越来越接近真实水平。目前各大预测机构纷纷再次对美国大多产量作出报告,均高于美国农业部在9月对其产量预估的30.93亿蒲式耳的水平。其中美国私人分析机构Informa最新报告预测2006年美国大豆产量为32.06亿蒲式耳,平均单产为43.4蒲式耳/英亩。目前新大豆产量将创历史新高的预期以及旧年度作物结转库存较为充沛,成为高悬于大豆市场的主要压力,让多头不敢贸然推高期价。
根据经济学原理,价格受到供求关系影响,特别是作为农产品期货,供求关系对其价格的影响作用更加不容忽视。当前大豆市场由于供应充足且短期内难以得到消化,所以这就决定大豆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幅反弹行情的概率趋向于零.如果要是考虑到目前农产品期货的走强对其的影响,预计大豆将以宽幅震荡来消化压力乃是后期走势的最好选择。当然也不排除如果养殖业继续遭遇禽流感等疫情打击,还有进一步回落的可能。特别是在目前疫情高发的秋冬季节,投资者就更需要对此多加注意。
从国内市场来看。尽管目前禽、蛋、肉的价格继续保持上涨的势头,也刺激了养殖业加速补栏的步伐,但是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养殖业恢复情况并不让人满意,主要是因家猪自从9月下旬开始出现高热致死现象严重,养殖户惧怕生猪继续死亡导致血本无归,而降价提前出售,甚至将不够宰杀企业收购标准的小猪崽也提前出栏,目前多数养殖户空栏率高达70%左右。这令后期养殖业十分堪忧。养殖业不好转大豆需求就难以改善。可见,大豆后市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压力愈加沉重。此外,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新豆的收割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部分地区早熟大豆已开始上市销售。据最新消息黑龙江产区各家油厂的大豆收购行情相对稳定,基本维持在2200-2300元/吨,与目前主力合约1月2550元/吨的期货价格,存在250-350元/吨的价格差。参与期现套利操作已经是有利可图,如果后期期货价格继续上扬,利润则更加丰厚,必定会引来众多套利者参与,导致期货卖压沉重。故从期现货价格差来考虑也不利于期价的进一步走强。
综合来看,目前豆市仍旧不具备大幅上扬的条件,目前内外盘强硬表现乃纯属受其他谷物市场暴涨的带动,上涨略显力不从心。因此,建议投资者要区别对到大豆和小麦、玉米的上涨,保持理性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