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资料 » 正文

9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油籽部分)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9-15  
     摘要:美国大豆单产提高,有助于需求潜力增长

     美国大豆产量预计达到30.93亿蒲式耳,比上月预估值提高1.65亿蒲式耳。由于8月份降雨及时,而且气温温和,全国大豆单产预测值从先前预估的39.6蒲式耳提高到了41.8蒲式耳。本月预计2006/07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量达到11.25亿蒲式耳,较先前预估值提高3500万蒲式耳,国内压榨量预计达到17.65亿蒲式耳,较先前预期调高1500万蒲式耳。大豆期末库存预计达到5.30亿蒲式耳,高于期初库存4.85亿蒲式耳。

     在阿根廷,大豆用量主要集中在国内压榨行业,因此2006/07年度的大豆出口预计将会降低到700万吨。巴西2006/07年度的大豆出口可能降低到2600万吨,原因在于国内供应前景趋紧。

     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大豆加工厂将会在2006/07年度进口创纪录的3200万吨大豆,比先前预期高出了50万吨,也高于修正后的2006/07年度进口量2770万吨。

     国内展望

     夏末天气有利,极大改善了美国大豆单产前景

     8月份美国出现了及时降雨,气温温和,有助于大豆作物单产潜力改善。虽然在西部平原以及南部地区,早期干旱天气给大豆作物造成的一些损害已经无法弥补,但是8月份的降雨还是显著改善了大豆作物状况。今年美国大豆产量预计为30.93亿蒲式耳,比上月预测值高出了1.65亿蒲式耳。虽然收获面积维持在7390万英亩,但是全国大豆单产预计提高到每英亩41.8蒲式耳,高于上月预估的39.6蒲式耳。美国农业部本月调高了衣阿华、伊利诺斯、内布拉斯加、明尼苏达和密苏里的大豆产量,这五个州占到本月大豆产量调高幅度的83%。到本月结束,美国全国大豆收获将会全面展开。

     由于大豆再次获得丰收(仅次于2004年的创纪录产量),这就为2006/07年度国内用量以及出口强劲增长奠定了基础。由于中国大豆进口预计提高,美国农业部本月调高了美国大豆出口目标,预计达到11.25亿蒲式耳,这要比上月预测值高出了3500万蒲式耳,远高于2005/06年度的出口9.45亿蒲式耳。美国大豆出口前景良好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南美出口商在今年秋季构成的竞争很可能减弱,原因在于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结转库存可能趋于紧张。

     美国大豆供应充足,也将有益于国内大豆压榨厂,所以美国农业部将陈豆压榨量调高1500万蒲式耳,达到17.4亿蒲式耳。截止到7月份的11个月里,2005/06年度的累计压榨量达到15.97亿蒲式耳,这要比上年同期提高3100万蒲式耳。2006/07年度的大豆压榨量预计达到17.65亿蒲式耳,比上月预估值调高1500万蒲式耳。

     美国大豆压榨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豆粕出口需求,由于豆粕的低价具有吸引力,这将有助于全球消费量提高。美国农业部预计豆粕价格达到每短吨147.50-177.50美元,这意味着美国豆粕成本将会创下七年来的低点。美国农业部预测2005/06年度和2006/07年度的豆粕出口分别达到765万吨和810万吨。如果预测成为现实,下一年度美国豆粕出口将会创下1997/98年度历史纪录以来的最高点。由于墨西哥(几乎是美国豆粕在北美的唯一市场)的进口提高,也是本月调高美国豆粕出口的一个原因。相反,迄今为止,当前年度的美国豆粕消费量比上年降低了0.4个百分点,这也和美国农业部上月预测目标3340万吨相一致。2006/07年度美国豆粕国内用量将会恢复温和的增长,同比提高2%。

     此外2006/07年度美国豆油出口预计达到12.50亿磅,同比提高5000万磅。由于印度、中国以及欧盟的进口强劲提高,下一年度美国豆油出口量获得提振。就目前来说,美国国内豆油供应量相对国内外需求来说绰绰有余,实际上7月底的豆油库存达到31.30亿磅,这也是历史上任何月份的最高记录。但是到了今年底,随着生物柴油产量的扩张,库存将会逐步消耗,因此2007年9月底的豆油库存将会减少到26.44亿磅。随着新工厂加速投产,可能很快对豆油价格产生温和的利多支持。2006/07年度的豆油平均价格预计为每磅23.00-27.00美分,和上月预测值持平。国内植物油市场的类似趋势也有助于价格上涨,本月预计全球2006/07年度的豆油库存趋紧,库存用量比将会创下三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尽管大豆的需求增长强劲,但是供应量的增幅更为突出。因此到2007年8月底,美国大豆期末库存将会提高到5.30亿蒲式耳,高于期初库存4.85亿蒲式耳。由于美国大豆作物状况改善,这有助于大豆界转库存提高,这也导致近些周来大豆价格受到压力。

     实际上,许多地区的现货价格已经低于政府贷款率水平,因此农户有可能在收获季节获得贷款差额补贴。在伊利诺斯中部,8月份大豆现货报价平均为每蒲式耳5.21美元,低于上月的5.59美元,比上年同期低1美元。2006/07年度全国大豆平均价格预计为每蒲式耳4.90到5.90美元,相比之下,2005/06年度的平均价格为5.68美元。

     国际展望

     南美出口商和美国激烈争夺大豆制成品市场,但是大豆市场的竞争减弱

     巴西和阿根廷供应商在全球大豆和制成品市场上开始扮演更为专业的角色。阿根廷大豆加工厂在制成品贸易商变得更具有主导地位。2005/06年度,阿根廷豆粕出口达到2470万吨,比上年提高21%。就下一年度来说,阿根廷豆粕出口有可能达到2600万吨。如果成为现实,这将占到全球豆粕贸易量的将近一半,而在十年前,阿根廷所占的份额只有30%。相反,在豆粕和豆油出口上,巴西出口商就不如阿根廷对手那样有优势,而是要面对高额出口税,高企的汇率以及运输成本。由于巴西大豆压榨厂在争取货源上竞争不过出口渠道,所以2005/06年度大豆压榨降低,豆粕出口也降低到1270万吨(低于上年的1420万吨)。就2006/07年度来说,巴西豆粕出口可能再度降低,出口预计为1260万吨。相反,巴西豆粕在全球豆粕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也将降低到2006/07年度的23%,低于1990年代中期的40%。

     除了对中国的大豆出口外,阿根廷大豆出口相对较少,这也使得国外市场越来越多被美国以及巴西所主宰。由于阿根廷聚焦于国内压榨,因此2005/06年度的大豆出口降低到了730万吨,低于上年的930万吨,而且到2006/07年度时将会降低到700万吨。不过巴西2005/06年度的大豆出口将会提高到2675万吨(高于上年的2010万吨)。巴西2006/07年度的大豆出口将会降低到2600万吨,主要因为国内供应趋紧。

     需求强劲,国内产量降低,中国大豆进口提高

     美国农业部预测中国将会在2006/07年度进口创纪录的3200万吨大豆,比上次预测提高50万吨,也高于修正后的2005/06年度进口量2770万吨。如果这些进口预测成为现实,中国将会占到2006/07年度世界贸易量增幅的80%以上。中国2006年国内大豆产量略有降低,从上年的1635万吨减少到1620万吨。

     中国2006/07年度的豆粕消费量预计达到3040万吨,同比提高9%,这是大豆进口强劲增长的关键。中国豆油消费量预计达到850万吨,增幅达到10%。尽管国内压榨强劲提高,迪纳是豆油进口预计将会达到180万吨。过去几个月的进口步伐迟缓,导致2005/06年度的豆油进口预测值降低到了160万吨。

     炎热天气导致俄罗斯葵花籽产量和出口前景降低

     俄罗斯葵花籽作物主要是在南部地区种植,西部靠近乌克兰和还还,东部地区靠近里海地区。今年8月份出现了热浪天气,正值葵花籽作物的单产形成关键阶段。虽然俄罗斯的葵花籽产量预计将会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原因在于播种面积提高7%),但是2006年产量预估值预计为620万吨,比上月预测值低了30万吨。2006/07年度俄罗斯葵花籽出口也调低了40万吨。

     尽管俄罗斯产量降低,全球2006/07年度的葵花籽产量预计提高到2900万吨,主要因为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以及中国产量增幅更高。

     由于播种面积达到创纪录的70万公顷,保加利亚的葵花籽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90万吨。罗马尼亚的播种面积也出现了类似的扩张,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145万吨。因此这两国有能力填补俄罗斯葵花籽出口降低的缺口。

     印度花生产量预计降低,主要因为播种面积降低

     印度农业部报告显示,今年花生面积将会降低到600万公顷,低于去年的690万公顷。由于印度西部和南部地区的主要花生产区降雨延迟,造成夏播花生面积降低。随后印度西部突降大雨,造成当地洪水泛滥,可能也导致播种无法进行。由于播种面积降低,美国农业部预计2006年印度花生产量为590万吨,低于先前预估的670万吨。

     花生油也是印度第二大国产植物油来源,仅次于菜籽油。如果花生减产,将会导致印度增加进口棕榈油活和则豆油。去年印度油籽产量丰收,所以2005/06年度印度植物油进口降低到了520万吨,低于上年的590万吨。但是由于新季油籽产量降低,这可能导致2006/07年度植物油进口重新回到590万吨。印度2006/07年度的豆油进口预计达到190万吨,同比提高15万吨。

     自今年开始以来,国际棕榈油价格稳定增长,印度政府试图通过降低进口关税,以避免国内植物油的消费价格上涨。8月份,毛棕榈油和精炼棕榈油的进口关税分别调低到70%和80%,比以前减少了10个百分点。但是这一调整对于当前年度几乎没有影响,因为该年度就要结束。本月将2005/06年度印度豆油进口调高到195万吨,比上月预测值调高了25万吨,但是棕榈油进口降低到了310万吨,调低了20万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