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整体需求疲软,抑制豆油价格上涨空间
近期,国内豆油市场整体成交相对疲软,出于对豆油跌价、回调风险的担忧,以及前期油价上涨过程中,部分中间商建立有一定数量的库存,使得近期终端用户对豆油的采购需求趋于平淡。
而与此同时,今年双节期间,市场对国内小包装豆油行情的预期亦较理性,进入8月份以来,部分地区小包装油的“超市价格战”已经俏然开幕,包括知名品牌在内的桶装精炼油,纷纷打出捆绑促销、增量压价等方式进行宣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散装豆油的涨价空间。
利好因素依然存在,豆油市场仍有抗跌支撑
尽管外部市场全线走软,但国际海运费及期贴水的再度上涨,使得后期国内进口南美毛油的到港成本并未明显回落,目前仍维持在5700元/吨左右的高位,继续与港口市面价格明显“倒挂”,将继续对国产豆油市场构成抗跌支撑。
此外,近期,国内养殖业和饲料企业对豆粕的采购整体平缓,尽管局部地区大型油厂的合同预售放量成交,但各地豆粕库存的结转积压依然存在,加上养殖终端的存栏量和补栏量偏低,短期内还难以大幅提振豆粕价脱离低位区间,这也促使油厂对豆油产品的定价心理仍趋坚挺。目前,国内普通蛋白豆粕出厂均价在2017元/吨,价格下跌8元/吨,刷新了近3年多来的新低。
原料进口数量不断增加,抑制市场看涨人气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进口豆油数量为9万吨,同比虽然下降35.91%,但较6月份6.5万吨的进口量继续增长;8月份我国进口豆油总量仍将继续增长,最高可能达到12-15万吨。此外,7月份我国进口大豆总量达到240万吨,1-7月份共计进口大豆1645万吨,同比提高10.6%。可见,国内进口油、籽原料的中期到港供应依然充足,而进入8月中旬之后,部分地区如山东等地的油厂开工再度增多,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前期豆油市场的看涨人气带来理性抑制。
内外豆油价格形成“倒挂”,对国内豆油形成支撑
继7月份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利空之后,CBOT大豆类期价走势急转直下,加上美国大豆产区的短期天气良好及国际原油期价高位明显回落,包括近日中国政府宣布调高利率等众多压力的共同打压之下,外盘相关品种期货持续振荡走低,这也是导致国内豆油现货市场看涨人气收敛,卖方再度降价出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按近日外盘豆油合约价格折算,今年9月之后装船的进口南美毛油,到国内港口的预期成本仍高达5600-5700元/吨,与目前市面报价明显“倒挂”,将继续构成国产豆油价格的底部支撑。
由此来看,随着外部期、现货整体行情的由升转跌,加上国内豆油市场终端需求不旺,原料供应压力趋增,包括市场对“双节”提振消费的谨慎预期,都对前期厂商持续提价豆油带来降温,预计后市相关产品报价将继续在高位平淡整理,不排除局部地区回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