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BOT豆粕周报(2006年7月31日-8月4日):缺乏利多支持,再创合约新低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08-07

     截止到8月4日的一周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期货收盘下跌,这是因为美国豆粕现货需求疲软,加上缺乏新的利多支持,大盘继续尾随大豆收低。

 

    从美国市场看,由于目前正值酷夏季节,动物对饲料的需求出现降低,这导致养殖业和养禽业对豆粕需求疲软。美国中南部地区的豆粕经销商表示,气温只要达到100华氏度(37.8摄氏度)的时候,就没有多少新的饲料需求。不过由于一些大豆加工厂季节性停工检修,所以豆粕供应也相应受到影响,这使得美国豆粕现货的基差报价基本稳定。

    从出口需求看,截至7月27日的一周,豆粕的周度出口销售量为110,200短吨,位于市场预期的8万到13.5万短吨之间。迄今美国豆粕累计销售量达到了美国农业部预估的94.9%。五年同期进度为91.8%。每周销售量达到35,700吨就可以达到USDA的预测。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近来印度方面的消息显示,印度新季豆粕出口前景依然良好,因为尽管季风降雨推进迟缓导致大豆播种推迟,但是夏播大豆面积仍然出现增长,产量前景良好。本周初越南河内的地区粮食会议上传来的消息称,印度计划开始对东南亚地区提供10月底船期的新季豆粕船货,价格为每吨215-220美元,CNF,作为对比,目前美国的豆粕FOB报价为208美元,而阿根廷豆粕在鹿特丹的CIF报价也不过203美元,所以今后美国豆粕在出口市场仍然要面对印度以及阿根廷豆粕的激烈竞争。

    另外从大的方面看,豆油正在取代豆粕,成为驱动大豆压榨的主要动力,目前豆油在大豆压榨利润中所占的比例位于历史高点附近,这意味着豆粕供应面临过剩压力。想要扩大豆粕出口需求,显然只有通过价格下跌这一条路,这意味着在较长的时间内,豆粕将会继续成为大豆以及制成品中最薄弱的一环。从技术面看,12月豆粕支撑位于167美元,阻力位于171美元。下面回顾一下上周期货走势。

    7月31日,豆粕市场收盘独自下跌,主要因为缺乏利多基本面支持。

    8月1日,豆粕市场下跌,主要是尾随大豆期货下跌。

    8月2日,豆粕市场收盘上涨,跟随大豆上涨。

    8月3日,豆粕期货合约跟随大豆走低,但是油粕套利解锁带来支持。

    8月4日,豆粕市场尾随大豆收高。油粕套利解锁交易带来额外的利多支持。

    8月4日,CBOT 8月豆粕收报163.20美元/短吨,比一周前收低0.6美元;9月豆粕收报164.60美元,收低1.3美元;10月豆粕收报166.00美元,收低1.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