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BOT豆粕周报(2006年7月24日-7月28日):反弹遇阻,再创合约新低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07-31

     截止到7月28日的一周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期货收盘下跌,远低于周初创下的反弹高点,成交活跃的合约再度创下合约新低。尽管目前豆粕需求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基本面利空,加上豆油上涨带来油粕套利的压力,令豆粕市场承压下行。

 

    周初,豆粕期货走势坚挺,填补了上周五留下的跳空缺口,对上周的大幅下跌进行技术修正。随着近期中西部大豆主产区出现有益降雨,大豆期价从周初高点下跌,豆粕期货也恢复下跌走势。

    我们注意到,随着豆粕期价的下跌,最近几周的出口步伐明显高于预期。例如截至7月20日的一周,美国豆粕出口销售量为166.400短吨,市场预期为7.5-15万短吨。

    此外,美国统计调查局(Census Bureau)周四发布的压榨报告显示,6月份美国豆粕库存为266,150短吨,市场预期为272,000短吨,相比之下,5月底美国豆粕库存为303,534吨。

    不过尽管如此,豆粕价格仍然疲态未改,无论是库存降低,还是出口改善,都没有对价格起到支撑。究其原因,主要因为目前大豆压榨的驱动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历史上豆油所占压榨利润的比例通常位于35到38%之间,而目前所占比例已经高于44%,这也是创纪录点高点,这是因为原油价格高企,导致生物柴油需求强劲增长,而豆油是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简而言之,豆油已经取代豆粕,成为驱动大豆压榨的主要动力,因为大豆属于粕籽,豆油产量的提高必然以豆粕供应的相对过剩为代价。由此可见,如果出口能够持续改善,固然有助于豆粕放慢下跌速度,甚至可能止跌回稳,但是豆粕的上涨空间仍然有限,因为豆粕必须要通过低价格来换取出口需求。

    从技术面看,12月豆粕支撑位于167美元,阻力位于173美元。下面回顾一下上周期货走势。

    7月24日,豆粕市场收高,跟随大豆期货上涨。

    7月25日,豆粕市场上涨,主要是受到油粕套利解锁盘的额外支持。

    7月26日,豆粕市场收盘下跌,跟随大豆下跌。

    7月27日,豆粕期货合约收盘下跌,紧随大豆下跌。

    7月28日,豆粕市场收盘下跌,基本面利空,油粕套利交易带来额外的压力。

    7月28日,CBOT8月豆粕合约收报每短吨163.80美元,比一周前收低2.7美元;9月合约收报165.90美元,收低2.1美元,10月豆粕合约收低167.10美元,下跌1.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