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周五,芝加哥近期大豆期货合约比一周前每吨收高7.9美元。美湾二号黄大豆价格收高5.5美元。阿根廷大豆出口报价收高3美元。同期美国豆油期货涨幅更为突出,近期合约涨幅达到了7%,这主要是受到原油期货上涨4.3%,创下七周新高的鼓舞。
事实上不光是原油期货走强,包括黄金、白银、基础金属、棉花、可可、咖啡、玉米、小麦在内的诸多商品均在上周大幅走高,推动CRB商品指数上涨了3.4个百分点。商品市场联袂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元走弱,因为市场预期美联储持续两年的升息过程已经接近尾声,这有助于资金重新回流商品市场。
从过去一周影响大豆市场的供需因素来看,美国农业部周五发布的两份报告乃是市场关注的重中之重。两份报告均对大豆市场友好,这也有助于资金入市作多。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6月1日的美国大豆库存为9.90亿蒲式耳,低于报告出台前分析师所预测的10.12亿蒲式耳。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库存水平仍然创下了历史新高,而且比上年同期水平猛增了42%,反映出美国大豆出口步伐迟缓,迄今同比降低了近两成。
美国农业部周五预估2006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7490万英亩,低于报告出台前分析师预估的7510万英亩,比美国农业部三月份的播种意向数据低了3%,对大豆市场具有利好支持,不过这一最新播种面积仍然要比上年增加了4%。按照正常的弃收率和美国农业部当前使用的单产,美国大豆产量估计在30亿蒲式耳左右,和预期用量基本持平,这意味着新季大豆库存将会维持在当前年度5.70亿蒲式耳的庞大水平上,这意味着大豆市场将会继续面临相当大的下跌风险,特别是在今年新豆产量前景明朗之后。
与此同时,美国大豆的需求也是关注的焦点,我们注意到一则消息称,阿根廷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里进口大约100万吨美国大豆,以便满足国内大豆压榨的需求,这表明未来几个月里美国大豆出口面临的竞争压力可能削弱。另外,随着美国生物柴油行业产能的提高,豆油需求也将成为驱动美国大豆压榨的主要动力,这同样有助于支持大豆价格获得支持。随着时间进入7月底美国大豆的关键单产形成阶段,天气将会扮演更为重要的价格决定角色。